安徽凤阳经开区:“一包到底”助企业无忧

发布日期:2025-05-21 10:05:24来源:国际商报作者:李波
“我们公司于2011年落户凤阳。之所以选择凤阳,一是因为凤阳的石英砂资源丰富,二是要素保障非常到位。”安徽福莱特光伏玻璃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张永杰说。

“我们公司于2011年落户凤阳。之所以选择凤阳,一是因为凤阳的石英砂资源丰富,二是要素保障非常到位。”安徽福莱特光伏玻璃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张永杰说。

近年来,凤阳经济开发区优化落实企业包保责任制,创新建立“凤阳经开区包保责任人+服务专员”机制,全面推行“一包到底”工作制度;常态化开展“四季遍企、助企纾困”活动,一企一策开展帮扶,及时了解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资金、销售、运输等困难问题,营商环境建设受到企业广泛认同。

以福莱特为例,该公司自落户以来,多个项目陆续投产,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也非常多。“一开始用地指标紧张,后来拆迁也遇到了不少难题,还有水、电力、燃气供应等,都是县政府和开发区帮忙协调解决的。”张永杰说。

“对于企业来说,项目建设周期就意味着成本,项目建设周期为3个月和5个月,成本差异较大。”凤阳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吴淼表示,“只要是开发区的事情,我们绝不会往外推。”

凤阳海螺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也非常认同凤阳经开区的营商环境。据该公司办公室主任汪涛介绍,公司刚落地的时候,因为人员较少,办公住宿面临一定的困难,为此,开发区管委会不仅为企业提供了一层楼作为临时办公场地,还为员工提供了人才公寓。随着人员逐步增多,园区又协调了一批安置房租赁给员工。

“凤阳海螺是海螺集团转型发展中投入的第一条光伏玻璃生产线,目前公司在矿山资源获取方面遇到一些问题,凤阳经开区管委会领导正积极帮助我们同市县各级部门沟通协调。”汪涛补充道。

除了做好企业服务,凤阳经开区还围绕产业链生态建设,进一步丰富营商环境建设的内涵。吴淼透露,现在凤阳经开区正在对园区企业进行梳理,通过走访了解企业需要用什么原材料、生产哪些产品、有何应用范围,进而打通产业链上下游,整合供应链,进一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企业效益。

“比如园区的申隆机械从事压力容器业务,而其他很多企业在生产中都需要他们的产品,但是因为信息不畅往往从外地调运,不仅成本高,还浪费时间。我们帮企业牵线搭桥后,只需要300米运距就直接拉过来了。”吴淼介绍道,近期,园区某麻将机生产企业计划采用玻璃面板材料进行麻将机的研发,恰好另一家企业是为许多国际知名游戏机、数码产品厂商提供高精度的玻璃面板产品,通过园区牵线搭桥,两家企业已经开始对接合作,实现了抱团取暖,提升了企业竞争力。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