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优化营商环境出实招
5月8日,安徽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加快创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
将全省推广“综合查一次”改革
作为安徽省深化“综合查一次”改革试点市,芜湖市将深化“综合查一次”改革作为规范行政执法、建设法治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环节,聚焦“减少检查次数、提升执法质效、提高企业满意度”目标,推动机制重构、流程再造、数字赋能等,取得初步成效。
发布会上,芜湖市副市长尹春华透露,芜湖市全面整合涉企行政检查事项,先后发布四批“综合查一次”联查事项清单,将43个行业领域的1877个单部门检查事项整合为396个联查事项,整合率78.9%。目前,全市累计通过“综合查一次”联合检查企业1743家次,减少检查次数2799次,较改革前减少约61.6%。
安徽省委依法治省办成员、省司法厅副厅长张国安表示,今年下半年,安徽省将在芜湖试点基础上全省推广深化“综合查一次”改革,建成并运行全省统一的行政检查管理平台,力争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联合检查实施率达到80%以上。
确保中小企业账款“应清尽清”
自2020年9月国家施行《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以来,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共帮助3724家企业清理被拖欠账款54.21亿元。工业和信息化部通报,2023年和2024年安徽省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投诉线索化解率均居全国前列。
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崔益群表示,国务院新修订的《条例》将于6月1日施行,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高度重视,全力推动贯彻落实,确保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清欠到位。为此,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不定期开展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全面摸排工作,对新摸排出的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建立明细台账,逐笔编制清偿计划,明确责任主体、化解方式和化解期限,确保“应清尽清”。
有效遏制恶意举报
近年来,恶意举报、职业索赔等现象时有发生,给企业带来很大困扰。安徽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何汉翔表示,滥用举报权进行职业索赔行为,不仅干扰企业正常经营,也破坏了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对此,安徽省市场监管局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
一是规范处置流程。针对市场监管领域内的恶意投诉举报行为典型特征,坚持分类处理。加强省、市、县三级联动,共享恶意投诉举报信息,便于区别审慎处理。
二是包容审慎监管。落实《长三角地区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和从轻减轻处罚规定》,对于食品标识标注、广告、主体登记等领域的轻微违法,经营主体及时改正且未造成危害后果的,免罚或轻罚。
三是出台规制文件。指导合肥、亳州、淮南、淮北、宿州、滁州等6个市局联合司法、公安、法院、信访等部门出台依法规制恶意投诉举报行为政策文件。2024年,全省市场监管系统接收疑似恶意投诉举报9.13万件,总量首次出现下降。
下一步,安徽省市场监管局将立足岗位职责,创新监管模式,进一步遏制恶意举报、职业索赔等违法违规行为。
(杨 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