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工程打造“北京服务”朝阳样板

发布日期:2025-04-16 10:16:09来源:国际商报作者:孟妮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营商环境的日益创新优化。近年来,北京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聚焦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提出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北京服务”。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营商环境的日益创新优化。近年来,北京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聚焦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提出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北京服务”。

近日,北京市朝阳区优化营商环境再出新招——《2025年朝阳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正式出炉。今年,北京市朝阳区将以“七大工程”44个要点为抓手,大力推进营商环境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记者了解到,这一工作要点的出台旨在呼应3月25日印发的《北京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国际一流“北京服务”工作要点(2025年)》,其中提出六大维度46个方面200余项改革任务,推动营商环境改革不断形成新的“质变”,全面提升“北京服务”。

今年是北京市连续8年迭代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聚焦企业群众可感可及的关键痛点持续发力,让企业群众充分感受到北京服务的力度、速度、温度和开放度。如今,“北京服务”的覆盖面广,便捷高效,注重创新,突出国际化,已经成为北京营商环境的一张亮丽名片。

根据新出炉的工作要点,今年,北京市朝阳区将通过京津冀协同赋能工程、市场活力提升工程、法治护航工程、通办惠企工程、投资贸易便利化工程、数智生态融合工程、公共服务暖心工程“七大工程”,持续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打造“北京服务”朝阳样板。

工作要点围绕京津冀协同赋能工程,提出加强重点领域协同改革、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引导经营主体参与协同发展等五项内容,持续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

作为首都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和“两区”建设的重要承载区,朝阳区涉外法律服务机构云集,涉外法律高端人才汇集。眼下,朝阳区正在积极筹建国际商事仲裁中心,为经营主体提供更加便捷的国际仲裁平台。工作要点的法治护航工程提出,将提升多元解纷质效,制定民商事案件审判流程工作指引,加强审判流程节点管理。同时,依托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北京)实体平台建设,继续推进境外国际仲裁机构落地并提供相关保障。朝阳区还将增强公共法律服务能力,探索优化区公证法律服务资源布局,深化涉外公证法律服务并推动律师事务所、调解机构、仲裁机构、公证、鉴定等法律专业服务机构在朝阳区集聚,打造法律服务集聚示范区。

此外,在市场活力提升工程中,工作要点提出持续便利企业准入准营、提高企业登记业务质效、加强公平竞争制度保障、推进社会诚信建设、加强空间要素供给、提高金融服务质效、优化知识产权服务、提升园区服务质效、推动ESG高质量发展等内容;通办惠企工程涵盖了提升政策服务实效、加强政策宣传推广、大力推行优质高效集成服务等内容;投资贸易便利化工程、数智生态融合工程和公共服务暖心工程,分别围绕便利外商投资准入、加强外资落地保障、提升国际化专业服务水平和激发数据要素活力、做好数据跨境流通服务,以及优化文旅服务体验、打造国际化消费场景、增强国际人才吸引力等方面提出改革举措。

业内专家表示,随着“七大工程”的逐步推进与落实,北京朝阳区的营商环境将进一步优化,更多优质企业和人才将在这里汇聚,为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力,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首都经济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