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纳米比亚本地马汉古产量反弹
纳《新时代报》8月2日报道, 本年度纳米比亚本地马汉古产量反弹。
马汉古(Mahangu,也称为珍珠粟)是纳米比亚最常见的主粮作物之一,对纳国内粮食安全作用重大。大约95%的马汉古由纳本地生产,另有5%从印度进口。
马汉古目前是该国进口最少的谷物,因为它非常适应低降雨量和纳米比亚普遍的土壤条件。用于商业目的的马汉古生产主要集中在赞比西河、卡万戈和Otjozondjupa地区。 Oshikoto、Oshana、Ohangwena和Omusati地区的马汉古生产主要是为满足家庭消费,只在供应过剩时才上市出售。
受需求推动,近年纳本地马汉古产量逐渐增加。赞比西河地区占全国总产量的 31%,其次是 Oshikoto 地区,占24%,而Otjozondjupa 地区的占比最低,为1%。过去 10 年马汉古产量相对较低可归因于缺乏农业设备、机械和财政资源等供应限制等因素。
据High Economic Intelligence研究所近日发布的报告,2010/2011年至2020/2021年期间,纳米比亚本地马汉古产量共为14,796 吨,相当于年产量1,345 吨。因2021年初降雨高于平均水平,纳米比亚2020/2021季节的马汉古产量明显高于往年。目前纳本地马汉古产量的前景良好,有提高产量和扩大出口的空间。该报告认为纳米比亚若想扩大目前马汉谷生产水平并扩大出口,需要在研发、培训和使用新农业技术等方面进行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