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通胀率去年出现负0.5%

发布日期:2016-01-26 16:14:29来源:联合早报作者: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1月26日报道,新加坡连续14个月出现负通货膨胀,延长近30年来最长的连跌纪录。消费价格指数(CPI,也称整体通胀率)去年全年下跌0.5%,这是新加坡14年来首次出现全年整体物价下跌的情况,也是29年来最低的全年通胀率。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的物价下跌,对收入最低的20%新加坡人带来的效益最大。他们去年面对的整体通胀为负1.1%,远低于全国平均,与2014年的情况相反。

新加坡贸工部和金融管理局昨天发文告说,不包括住宿和私人陆路交通费的核心通胀率(core inflation)去年增长0.5%,低于前年的1.9%,在官方的预测范围。

新加坡当局在现阶段维持对今年的整体通胀率和核心通胀率的预测,分别介于负0.5%至0.5%,以及0.5%至1.5%。由于今年国际油价有显著不确定因素,当局会密切关注相关发展,以及对国内通胀的影响。

去年12月,新加坡的负通胀情况稍有舒缓。整体通胀同比下跌0.6%,小于去年11月的0.8%跌幅,也小于市场预期的0.7%跌幅。与货币政策息息相关的核心通胀则增长0.3%,高于去年11月和市场预期的0.2%增幅。

整体服务费在12月涨价得更快,舒缓了负通胀。此外,汽油价格因基线效应(base effect)上升,促使私人陆路交通费跌势放缓,从去年11月同比下跌1.7%,缩小至12月同比下跌1.1%,也带动整体物价跌势缩小。

新加坡星展银行经济师谢光威说,油价大跌、租金持低和拥车证成价滑落等因素,继续驱动着负通胀。

新加坡大华银行经济师陈达德强调,我国并没陷入极具破坏力的通缩性螺旋下降(deflationary spiral)。

最低收入层生活改善  夹心层生活成本压力较高

另一方面,新加坡统计局数据显示,收入最低的20%、中等收入的60%新加坡人以及收入最高的20%新加坡人,去年面对的整体通胀率分别为负1.1%、负0.3%,以及负0.7%。

陈达德指出,最低收入层生活水平改善,主要是因为他们的住房和公用设施开销占比最大,而这方面的物价去年跌幅也最大,为他们带来效益。这逆转了最低收入层在2014年,因食物价格上涨而面对的较高整体通胀。

不过,新加坡管理学院全球教育高级讲师陈启文提醒,新数据说明夹心层去年面对的生活成本压力较高,得承担相对较高的食物和教育费用。

展望今年,新加坡贸工部和金管局预测,随着去年的财政预算案和其他一次性措施等的影响纾解,核心通胀会逐步上扬,但整体通胀仍受租金和车价影响。

新加坡花旗集团经济师吉伟正预测,金管局现阶段不会在4月发布货币政策声明前,放宽货币政策。

谢光威认为,整体通胀预计继续呈负值到今年中。届时,基线效应会使整体通胀稍微高于零。华侨银行经济师林秀心预测,全年整体通胀率和核心通胀率分别为负0.4%和1%。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