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全欧了”:宽松服饰、高性价比成现代人着装新标签
【欧洲时报网】个人的衣着不仅代表个人喜好,也构成了一种时代精神。新冠疫情的持续、乌克兰战争、世界经济结构变化都给人们的生活及工作方式带来变化,并正在对人们穿衣和消费行为产生了巨大影响。
宽松衣物成“后疫情时代”标配 人们消费更谨慎
英国《经济学人》报道,新冠疫情使得工作和坐班完全脱钩,许多公司的员工开始打破陈规。如今,领带不再是商务必备,即使是高盛旗下银行家在与客户会面时也不再打领带。
据一些零售商报告,过去一年半里,上衣销量远超裤子。英国Giles Deacon等时装设计师推出了“随时随地工作”时装系列,这些衣服剪裁略微宽松,但看起来精神利落。
两家日本企业,Aoki和Whatever Inc,打造了睡衣套装——西装和家居服的结合体——非常适合在家开视频会议。Aoki用与睡衣相同的面料,但采用了类似西装的剪裁;Whatever Inc的WFH Jammies推出“上身商务,下身休闲”的创意居家会议服。
另据法国电视二台称,复工后,很多“松懈”惯了的法国人选择继续“舒适上阵”。法国“时尚猎头”文森特称,他的近期街头观察表明,宽松衣物及运动鞋成了法国人“后疫情时代”穿着打扮的重要标志,因为人们发现,不用刻意假装严肃和完美的感觉真的很棒,这可能是“新冠疫情留给人们的一项遗产”。
一位女士受访时说,过去三天自己上班都未穿胸罩,也没戴首饰,不仅如此,她还放弃了高跟鞋。另一位男士说,曾经以西装领带形象示人的他最近几周工作都是穿T恤和短裤,“不过这很舒适,也没有同事感到异样”,他说。
还有一些品牌更是主打防疫,比如中国某品牌出的雨衣,帽檐偏大,设计师表示,此举就是为了阻隔排队时人们聊天产生的飞沫。
战争制裁和疫情带来的通货膨胀将持续一段时间,能源涨价导致生活成本大幅度提供,人们开始对穿搭谨慎消费。由战争衍生的不确定性可能让消费者更保守。奢侈品分析师萨阿德表示,受战争影响,欧洲当地人的日常支出近期内会有所波动,因为战场离自己很近。
重大的世界事件总会改变时尚
BBC报道,重大的世界事件改变时尚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曾引发过女性穿着翻天覆地的改变。一战前,引领时尚潮流的法国上流社会女性每天要换五次衣服,有针对不同场合的特定、精致的服装,例如晨衣、茶裙和看歌剧的衣服。当战争在欧洲爆发时,富有的法国女性抛弃了这些华而不实的服装,开始穿上量身定制的西装。这股风潮影响了英格兰,在工薪阶层十分流行,并保持了几十年。它成为所有社会阶层女性的默认设置,后来传到全世界。
另一方面,随着女性在美国获得投票权,自由和享受的愿望使女性追求自由的东西。女性放弃了紧身胸衣,连衣裙更短、更宽松,腰线更低或干脆不存在等,舒适的针织面料风靡一时,男性专门放手表和钱包的口袋首次出现在批量生产的女装上。
中央圣马丁博物馆和当代收藏教授维尔库克斯(JudyWillcocks)表示,服装随着女性从事的工作改变。男性参战,更多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在办公室、工厂和医院工作。西装成为女性着装重要的部分,因为穿西装用时短,也行动自如。
“全球都在转向宽松、允许大幅度运动的服装,”一战博物馆的教育策展人沃格特说。
全球动乱后往往迎来艺术创作热情
纵观历史,战争和疫情的影响并不都是消极的。有专家说,以往全球范围的动乱后,往往迎来的是艺术创作热情和灵感的迸发。
1918年一战尾声,西班牙流感紧接着全球蔓延,至少夺走全球5000万人的生命,再加上战争死亡的2200万人,全球经济、社会所受冲击可谓巨大。在1920年西班牙流感结束后,全球持续约一年的金融萧条,失业率上升至8.7%左右,股市狂跌。
然而,那段时间里,各国设计师反倒灵感大爆发,创作到达了新的高峰。根据NSS杂志,20世纪初一战结束、西班牙流感之后,香奈儿、古驰和芬迪等品牌的经典款式和设计纷纷出炉。这个阶段是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具创新性的时期之一,被许多人称为“咆哮的二十年代”。
1921-1929年期间,汽车、收音机、冰箱、电动洗衣机、自动点唱机等新技术的发明和普及,美国的消费出现了巨大的繁荣,也影响了全球股市。在“咆哮的二十年代”,最活跃的城市是纽约、芝加哥、柏林、巴黎和伦敦等主要首都。
许多时装公司和设计师在此期间尽情绽放。香奈尔在巴黎走红;拉文(Jeanne Lanvin)凭借她的巴黎高级定制茁壮成长;古驰(Gucci)于1921年在佛罗伦萨创立;斯奇培尔莉(Elsa Schiaparelli)回到法国开始她的事业,并于1925年在罗马推出了品牌芬迪(Fen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