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外长会聚焦地区和平稳定 缅甸局势为主导议题
当地时间11日,第56届东盟外长会及系列会议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举行。轮值主席国印度尼西亚在今年1月确定主席国主题为“东盟事务:增长的中心”。如何发挥中心作用是此次东盟外长会及系列会议的重点之一。
“和平”、“无核”成关键词
综合中新社、据印尼安塔拉通讯社报道,东盟轮值主席国印度尼西亚外交部长蕾特诺·马尔苏迪在全体会议上致开幕词时表示,只有团结一致,东盟才能应对和预见未来的挑战。
马尔苏迪进一步表达了对东盟应对地区动态重要性的关注,并表示:“我们需要发出明确的信息,即东盟永远不会成为大国竞争的代理人。”
同日,马尔苏迪还主持了东南亚无核武器区委员会会议,她强调,东盟有非常强烈的政治意愿,继续使东南亚成为无核地区。
东盟早在1995年签署了《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要求其成员国不得开发、制造或以其他方式获取、拥有或控制核武器;并谋求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和中国五个核大国联合签署该条约议定书。迄今,只有中国表态愿率先签署《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议定书。
与会的东盟外长一致同意,继续为五核国签署议定书而努力。
一天前,马尔苏迪也强调了和平的重要性。她表示,50多年来的和平与稳定给东南亚地区带来了繁荣。印尼希望看到东盟继续发挥中心作用,为地区和平稳定作出贡献。
另据中国央视新闻报道,12日,沙特阿拉伯外交大臣费萨尔代表沙特与东盟签署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协议书,成为第51个加入该条约的国家。
对此,马尔苏迪表示,这表明沙特认同东盟价值观和原则,并致力于为东南亚的和平与稳定作出贡献。
缅甸局势成为主导议题
东南亚国家联盟由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等国组成。尽管缅甸没有参加此次的东盟外长会议,但该国局势在本次会议和成员国的讨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综合法新社、半岛电视台报道,2021年2月1日,缅甸军方发动政变,推翻了选举产生的民族团结政府,此后该国一直处于动荡之中。两个月后,东盟与缅甸军方达成五点共识,但在停止暴力方面进展甚微。
作为2023年东盟轮值主席国,印度尼西亚誓言“将尽最大努力改善缅甸局势”。据报道,东盟曾经邀请缅甸派出非政治代表参加会议,但是,这项邀请并未得到缅甸军事委员会的响应。
据称,马尔苏迪强调了东盟国家在缅甸问题上的统一立场,并且指出,东盟国家支持印尼通过设立缅甸问题特使办公室以解决缅甸政治危机的努力。不过据法新社报道,东盟在解决缅甸危机的外交努力上仍存在分歧。
强调东盟中心地位
在两日的东盟外长会后,印尼还将举行多场系列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日本外相林芳正将出席相关会议。
香港中通社报道,赴会前,美日分别透过媒体表露了各自的打算。美媒报道,布林肯此行将聚焦南海问题,与东盟成员国合作,反击“中国呈上升趋势的无益、胁迫和不负责任行为”。日媒报道,林芳正将在出席会议期间,“力争与东盟各国携手制约中国”,并顺势炒热南海问题。
不过,东盟似乎这一问题上相对谨慎。将于9月举行的首次东盟十国南海联合军演,原定于印尼与中国经济海域有重叠区域的北纳土纳海举行,在西方媒体炒作后,印尼将演习地点直接改为没有争议的马六甲海峡出口位置。
海南师范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副院长、南盟国家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彭念分析指出,在当前国际政治形势下,东盟借此次会议发出了几点讯息:其一,近年中美博弈升级,美国不断施压逼东盟加入反华阵营,使东盟在地区事务和地区秩序建构中的地位被边缘化,东盟要增强其中心地位。其二,东盟尝试引导、塑造大国在该区域良性竞争,避免陷入选边站的困境,维护东南亚长期和平稳定。其三,在大国之间战争风险逐步上升的背景下,东盟设置了坚守无核区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