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不想接特朗普关税函 急于让步以在本周达成协议
欧盟知情人士7日披露,欧盟不会收到美国政府加征关税的信函,欧盟已准备向美方作一定让步。
冯德莱恩:与特朗普进行“良好交流”
香港中通社报道,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7日表示,她与特朗普进行了“良好交流”,欧盟正与美国就达成贸易协定框架进行积极磋商。
欧盟发言人吉尔7日确认,冯德莱恩与特朗普的通话进展顺利,双方谈判已进入“最终阶段的开端”,并在原则上达成初步共识。为避免美国对欧盟出口产品加征高额关税,双方必须在7月9日前达成贸易协议,否则几乎所有欧盟对美出口产品将面临50%的关税。为此,欧盟与美国谈判代表于上周末持续磋商,力求达成初步协议。欧盟各成员国大使已待命,随时准备在欧盟委员会负责贸易事务的谈判取得进展时参与讨论。
德国总理默茨上周末分别与法国总统马克龙、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及冯德莱恩通话,共同商讨如何化解与美国的贸易争端。默茨发言人表示:“时间紧迫,我们保持乐观,但欧盟委员会正为各种可能情况做准备。”
欧盟急于让步以在本周达成协议
消息称,欧盟正寻求在本周内与美国敲定一项初步贸易协议,以锁定10%的关税税率,并为后续的永久性协议铺路。
一些欧盟内部人士也对路透社透露,他们接近与特朗普政府达成协议。3名知情人士表示,作为协议的一部分,欧盟可能会对飞机及其零部件、部分医疗设备和烈酒征收10%的“最低基准关税”做出有限让步。不过,知情人士告诉彭博社,欧盟仍没有完全放弃争取对这些关键产品的10%关税豁免,预计初步协议中将包含某种形式的保护性安排。
据指,欧盟还在推动美国提供配额和豁免,以有效降低美国对汽车及其零部件征收的25%关税,以及对钢铁和铝征收的50%关税,但有关条款不会立即出现在即将到来的协议中。
知情人士透露,双方正在讨论一项“抵消机制”,允许在美国生产汽车的欧盟车企免关税出口一定数量的车辆。这一安排将使在美国拥有大型工厂的德国汽车制造商受益,但有官员担心此举可能导致欧洲投资和生产向大西洋彼岸转移。
美媒:特朗普想挽救美国的圣诞节
“对等关税”暂缓期为何延长到8月1日?据美国彭博社报道,经济学家分析称,特朗普此举可能是为了“挽救”年底的圣诞节,减轻关税政策在购物旺季对美国物价的影响。
彭博社指出,避免美国的圣诞购物季遭到关税政策的冲击,有可能减少美国公众对特朗普政府的批评。
但瑞银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保罗·多诺万警告说,仅仅推迟关税缓征期的期限,并不能避免关税政策对美国家庭产生全面影响,“这是对美国消费者施加的巨大税收负担,到今年年底,经通胀调整后的实际工资将下降,而不是上升,届时我们将开始真正看到一些问题显现。”
关税阴影下东盟系列外长会启幕
据东盟官网消息,7月8日至11日,第58届东盟外长会及系列会议将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来自30多个国家的外长与政府官员将参会,聚焦地区一体化、关税挑战以及全球和地区热点问题。
据中国外交部消息,外交部长王毅将出席东亚合作年度系列外长会,包括中国—东盟外长会、东盟与中日韩外长会、东亚峰会外长会和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也将出席系列会议,由此成为特朗普第二任期访问亚洲的美国最高层级外交官。
美方有意借此访重申对所谓印太地区的坚定承诺,并缓解地区伙伴对“特朗普2.0”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忧虑,从而加强美国与东盟的关系。
然而,随着“对等关税”大限将至,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亚洲多国再下重手,为鲁比奥首次亚洲之行投下阴影,也对美国与东盟关系前景带来挑战。
舆论认为,东盟国家对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深感忧虑,并质疑“美国优先”政策将破坏美国对该地区的承诺、影响双方外交和经济合作。鲁比奥此行或旨在安抚地区盟伴、巩固彼此关系,但特朗普的最新关税动作无疑会使这项任务变得更加艰巨。
还有分析指出,鲁比奥曾在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听证会上就东盟政策作出理性阐释,包括强调务实立场、支持多边主义、保持灵活性、不强迫地区国家选边站队等。鲁比奥是否有能力有效重塑美国与东盟关系,或许会在这次亚洲之行中得到验证。
除了美方出席受关注,一系列潜在的双多边会晤也是看点。比如,中美外长、俄美外长、中日韩外长会晤等。有消息称,鲁比奥在吉隆坡停留期间,将与中俄外长会面。如果属实,这将是特朗普重返白宫后中美“一号”外交官首次会面,也将是俄美外长继2月沙特利雅得会谈后再次会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