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截止期将至 特朗普放话:不考虑延长关税宽限期
距7月9日美国政府“对等关税”90天暂停期结束越来越近,为此,日前美方也加大了对贸易伙伴的施压力度。
特朗普不考虑关税谈判延期
香港中通社报道,7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美国暂缓向贸易伙伴征收高额对等关税的期限将于9日届满,他不考虑延长该期限,并计划通知相关国家具体的关税税率。特朗普强调,美国将根据自身利益决定税率,并形容能与美国继续贸易是一种“荣誉”。
特朗普当日在空军一号上接受记者提问时表示,美国将向多国发函,明确关税水平,同时“恭贺”这些国家能继续与美国开展贸易。他特别提到,预计下周将与印度达成一项“不同类型”的贸易协议,允许美国企业更公平地进入印度市场竞争。若印度表现出合作意愿,美国将大幅降低对印度的关税。
再批日本在贸易上的“不平衡”做法
特朗普接连几天对美日贸易谈判发声,甚至不断向日本发出威胁。
《华尔街日报》当地时间7月1日报道指出,尽管特朗普声称和其他国家“很容易达成”贸易协议,但日本正在证明这位美国总统的想法“错了”。
“经过数周的谈判,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和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未能与日本达成贸易协议,因此决定加大施压力度。”
报道援引知情人士透露,早在日本官员今年5月底抵达华盛顿开启谈判时,卢特尼克和格里尔等美国官员就曾警告称,如果双方无法尽快达成协议,那么谈判重点将从“放宽关税”转为“另施惩罚性关税”。美方宣称,他们可能会要求对日本出口到美国的汽车数量设定上限,即所谓的“自愿出口限制”政策。
然而,日本官员却一直在坚持自己的立场。知情人士透露,从一开始,日本人就告诉美国人,他们不会同意任何保留特朗普25%汽车关税的协议,而这一僵局至今仍未被打破。
眼见手下施压没奏效,特朗普又亲自上场。
近几日,特朗普先是表态坚持要对日本加征25%汽车关税,后又批评日本“被宠坏了”——面临米荒却不进口美国大米,并暗示美日谈判将破局。不过,他等来的日方回应确实与过去不太相同——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坚称,不会在日美关税谈判中牺牲农业。
7月1日,特朗普在对日最新表态中再度就汽车和大米等问题抱怨连连,甚至直言“日本人非常强硬”、“不确定是否会达成协议”。
特朗普表示,虽然他个人欣赏日本首相石破茂,但认为日本等国在过去三四十年间“占美国便宜”,被“宠坏”了,难以达成公平协议。他暗示,日本可能面临30%、35%甚至更高的关税税率,由美国单方面决定。日本内阁官房副长官青木一彦回应称,日本不会对特朗普的言论置评,但将继续以真诚态度进行磋商,寻求对双方都有利的协议。
关税促使美国制造业回流了吗?
《金融时报》报道,印度有望最早于本周与美国达成一项临时贸易协议。报道称,预计该协议将使印度的农产品市场免受影响,尽管谈判仍在进行中。为了降低对美贸易顺差,印度同意从美国进口更多天然气。双方还同意降低数千种商品的关税。
在印度《金融快报》6月30日发布的采访中,印度财政部长西塔拉曼表示,农业和乳制品是印度在谈判中的两条“重要红线”,必须高度谨慎处理。
不过,美国“政治新闻网”称,据知情人士透露,7月9日之前宣布的任何协议都可能只是美国持续努力与印度达成实质性双边贸易协议的第一阶段,而整个进程可能至少还要持续一年。
《纽约时报》指出,虽然印度、越南、日本、欧盟、马来西亚以及其他经济体的政府一直在努力与美达成协议,但特朗普政府一直在推进的关键行业关税计划,令外方领导人担心未来可能遭受更多痛苦,因为这些行业对他们也很重要,比如钢铁、汽车。
“政治新闻网”称,白宫将关税视为从外国获取让步的大棒——无论是在贸易问题上还是在一系列其他外交政策优先事项上。但它未能理解或者根本不关心,贸易伙伴的国内政治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讨论,最终甚至可能超过美国能够施加的实质性经济威胁。
“特朗普的关税促使企业将生产转移到美国本土了吗?”《今日美国报》称,特朗普政府声称要通过关税解决制造业外流的问题,但是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4月的一项调查显示,近2/3的美国企业表示,建立新的国内供应链将至少使其成本翻倍。61%的公司表示,迁往关税较低的国家更具成本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