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丰(双凤)经开区:项目接续“落子” 合成生物产业加速腾飞
日前,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恒生物绿色制造创新示范园项目二期项目——人工智能精准发酵及蛋白质工程共享示范项目签约落户安徽长丰(双凤)经济开发区。该项目拟固定资产投资3.2亿元,用地约64亩,建成后年产值可实现5亿元以上。
2024年,经安徽省、合肥市相继审批,长丰县着手建设合肥生物制造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合肥(长丰)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园。其中,合肥生物制造产业园双凤园区占地面积约1.73平方公里,按照“一核、三区”空间结构布局,一核即合成生物创新中心,三区即小试孵化片区、中试加速片区、科创公园片区。
长丰(双凤)经开区瞄准产业链关键环节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优质项目接续导入。
作为一家以合成生物技术为核心的企业,华恒生物主要从事生物基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已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生物基产品制造企业。通过本次投资,华恒生物将采用先进的微生物发酵技术,结合人工智能精准控制发酵过程,引入自动化设备和控制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优化,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同时,通过精准智能分析、决策、执行,建立精准调控发酵参数并形成自有数据库,以精准预测蛋白质智能设计的工程化开发。
华恒生物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合成生物学、代谢工程等前沿技术的推动下,生物制造已从传统发酵向精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本次投资有助于公司构建智能化生产体系,满足市场对高品质、低成本产品的需求,从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保持公司行业领先地位。
当前,长丰(双凤)经开区合成生物产业项目建设得如火如荼。位于园区的合成微生物菌剂技术应用与产业化中试示范基地1号生产厂房、2号生产厂房正在进行基础作业。该项目总投资5亿元,主要生产环保型、种植型、养殖型和健康型四大系列的复合微生物活性液产品。目前,施工单位正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力争实现年底投产的目标。
近年来,合肥市将生物制造作为五大先导产业之一,出台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组建合成生物创新研究院,设立目标规模100亿元的生物制造产业投资基金丛林,系统构建产业生态。对于先导区的建设目标,合肥市提出,到2027年,生物制造产业产值达到150亿元,争创省级合成生物产业科技园;到2030年,生物制造产业规模达到300亿元,争创国家级生物制造产业先导区。
着力抓抢未来产业发展机遇,长丰(双凤)经开区全力推进项目工作,为先导区建设添砖加瓦,也为自身产业高质量发展谋得更多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