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追加投资 日铁为收购美钢做最后一搏
纷纷扰扰17个月的日铁收购美钢案将迎来新的关键节点。5月21日,针对日本制铁公司收购美国钢铁公司计划,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在结束45天的新一轮审查后,将就这笔交易是否构成国家安全风险提出建议。美国总统特朗普将依据CFIUS的建议在15天内决定是否批准收购。期限将至前夕,日铁被曝计划追加投资,以换取特朗普为收购案“开绿灯”。如果属实,日铁此举被认为收购之心不死,已不惜代价做最后一搏,但能否打动特朗普仍是未知数。
为成功收购美钢,日铁愿意多掏110亿美元
路透社报道,5月21日是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重新审查日铁美钢合并案的最后期限。而在最后时刻,日铁正在考虑将其投资承诺大幅提升至140亿美元,包括高达40亿美元的新钢铁厂建设项目,以期获得美方对这一收购案的批准。
知情人士披露,若该收购获得美国政府的认可,日本制铁承诺将在2028年前向美国钢铁公司投入总计11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其中包括初期的10亿美元绿地投资,并计划在未来数年内额外追加30亿美元。这一投资承诺此前并未对外披露。
日经新闻报道,日本制铁于2023年12月宣布以2万亿日元收购美国钢铁公司。最初计划投入14亿美元用于该公司的设备现代化改造等项目,后在2024年8月又承诺提升至27亿美元,并提议设立由美国籍委员组成的“贸易委员会”以消除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的顾虑,但依旧未能如愿。
此后,美国前总统拜登为给特朗普挖坑,在2025年1月离任白宫之前,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由行使总统行政权力,否决了这一备受关注的跨国并购案。
2月,日本首相石破茂在日美首脑会谈中向特朗普提交了包括追加投资内容的修订方案。日本制铁会长兼CEO桥本英二随行参会,详细阐述了新的投资计划。经过日方一系列外交努力,特朗普总统于4月指示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重新启动对该收购案的审查流程。
此次举措被日方视为为促成收购获批的最终努力之一,投资承诺金额已从最初的14亿美元激增至原额的十倍。需要注意的是,两家企业面临着本月21日,即并购案的国家安全审查最后期限。根据相关规定,特朗普总统需在15个工作日内作出最终裁决,但此时限可能会延迟。
目前日方尚不确定数百亿美元的新投资能否获得特朗普总统的首肯。美国钢铁公司、白宫以及负责监管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财政部也均未对此作出任何回应。
纯粹从经济角度看,收购对两家企业都有利好
上海上观新闻报道,舆论认为,最新投资承诺如果属实,表明日铁已不惜一切代价,为争取特朗普批准收购案作最后一搏。
日铁早在2023年底就有意“联姻”美钢,提出以大约149亿美元收购这家美国老牌钢铁公司。但一路走来阻力重重,纷争不断,至今已拉锯17个月,仍未修成正果。
如果纯粹从经济角度看,收购对两家企业都有利好。
对美钢来说,公司持续亏损、经营艰难,若能“嫁”日铁无异于绝处逢生。
对日铁而言,两家企业“合体”后,有望从全球第四大钢铁生产商跃升为世界第三。
然而,这笔交易却遭到美国政界和工会的强烈反对,担心将给工人、供应链和美国国家安全带来风险。
从反对收购到同意投资,再到重新审查、开放股权,特朗普的“转折”耐人寻味。
有分析指出,特朗普竞选时坚称美钢应归美国所有,可能更多出于选举需要,以争取摇摆州选民。因为美钢位于七大摇摆州之一的宾夕法尼亚的匹兹堡。就任总统后,其决策更多基于对美国利益的综合考量。
一方面,日本已通过多项举措对美示好,包括承诺增加对美投资、扩大进口美国液化天然气等,对特朗普具有吸引力;另一方面,美钢面临经营困境,一旦失去日铁“输血”,可能会破产倒闭,危及数千个工作岗位,背离特朗普重振美国制造业、创造就业的承诺。
此外,态度飘忽不定也可能是一种策略手段,以实现利益最大化。比如,通过审查拖延,既给日方留一点念想,又能压对方做更多让步。
不管如何,特朗普口风微调似乎让日铁在无望中看到转机,并为此尽最后努力以争取特朗普“开恩”。只是,重金押注能否打动特朗普尚不清楚。
欧华律师事务所律师尼克·克莱因认为,日铁最新承诺应该足以促使特朗普政府批准这笔交易。“增加投资以扩大美国钢铁产量对美国国家安全至关重要。”
也有分析认为,特朗普会否最终批准收购案依然充满不确定性。以特朗普典型的商人交易思维,若要改弦易辙,前提必须是日本能提供足以令其动心的利益“蛋糕”。
“戏剧还在继续。”美国智库欧亚集团日本和亚洲贸易负责人大卫·博林曾如此评论称,最终能否收购,还是以其他形式收场,仍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