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微芯片战略遭批 欧洲审计院:与现实严重脱节

发布日期:2025-04-30 07:24:14来源:欧洲时报作者:李非编译
欧洲审计院最新发布的一份措辞严厉的报告发现,在全球半导体需求急剧增长以满足国防、绿色科技和人工智能日益增长的需求之际,欧盟确保自身微芯片供应的战略“与现实严重脱节”。

【欧洲时报4月29日编译】欧洲审计院(ECA)最新发布的一份措辞严厉的报告发现,欧盟确保自身微芯片供应的战略“与现实严重脱节”。

英国《卫报》报道,ECA报告称,在全球半导体需求急剧增长以满足国防、绿色科技和人工智能日益增长的需求之际,欧盟“极其不可能”实现其2030年供应全球20%微芯片的目标。

ECA表示,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要对进口到美国的芯片征收关税,潜在的“供应链崩溃”可能性,使得欧盟变得更加脆弱,尽管美国加州的英特尔和韩国的三星等科技行业跨国公司在欧洲都设有基地。

“欧盟迫切需要对其微芯片行业的战略进行一次现实检查。”负责ECA审计的安妮米·特尔布姆说。

欧盟委员会在2022年的一份文件中提出了欧盟在芯片市场占据20%份额的雄心,这一份额反映了欧洲的全球终端用户所占的比例。

然而,ECA的报告发现,这一目标“本质上是理想中的”,而欧盟的“金融实力”分散在不同的计划和税收制度,阻碍了投资目标的实现。

特尔布姆在报告发布会上说:“我们做出的承诺与现实相距甚远。”

“我们正在参与一场全球竞赛,但处于落后位置,目前还不清楚我们是否有办法在这场竞赛中取得成功,或者是否有能力支持这个行业,并且我们所拥有的资金也是零碎分散的。”她说。

微芯片短缺会给工业带来巨大的问题。报告指出,在新冠疫情暴发后,德国汽车制造商由于缺乏微芯片,导致产量暴跌至1975年的水平。

“它们无处不在,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只会越来越多。”特尔布姆说,“在一辆现代汽车中,大约有1500个微芯片。到2030年,这一数字预计将上升到3000。”

欧盟曾在2022年宣布了一项《芯片法案》,以减少欧盟在关键零部件供应上对外国的依赖。由此产生的法规已于2023年生效。

“这令人担忧吗?我们知道其他大陆,包括中国大陆、美国、台湾地区和韩国,他们都没有坐以待毙。”特尔布姆说。

据ECA称,预计到2030年,中国大陆将占据22%的市场份额,取代台湾地区成为全球最大的芯片生产方。据预测,届时欧盟本土的芯片生产量将仅占8%,而要达到20%的目标,其产能必须翻两番。

ECA发现,《芯片法案》确实为制造业提供了“新动力”,欧盟委员会提供的资金也符合欧盟的战略。然而,ECA强调,该法案是“紧急制定的”,欧盟委员会没有授权协调国家投资和所有资金流。

《芯片法案》生效时,欧盟的目标是到2030年动员860亿欧元的投资,但与台积电、三星和英特尔等公司的投资相比,这一目标相形见绌。在2020年至2023年的短短三年内,这些顶级企业的投资预算为4250亿美元,其中只有台积电有在欧盟投资的重大计划。

英特尔曾计划在德国马格德堡投资300亿欧元建设一家大型工厂,并得到德国政府近100亿欧元的支持,但建设计划在去年9月推迟了。特尔布姆认为,这一推迟对欧盟来说是沉重的打击,突显出该行业集中在如此少数几个国家和地区手中“将对20%的目标产生巨大影响”。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