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价不断创新高 日本流行“海淘”大米

发布日期:2025-04-29 08:11:36来源:欧洲时报网作者:
日本农林水产省最初对投放储备米持谨慎态度,并预计新米大量上市后米价会稳定在一定水平。然而,米价上涨的情况并未得到有效缓解,新米上市后日本米价依旧居高不下。

日本目前最流行什么?“海淘”大米,也就是出国买大米,原因是国内大米价格高企。

日本米价连续16周创新高 

中新社报道,日本农林水产省28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日本市场上一袋5公斤装大米均价为4220日元,连续16周创新高。

这份对日本全国约1000多家店铺米价的调查显示,截至4月20日的一周内,一袋5公斤装大米均价为4220日元,是去年同期(2088日元)的两倍多,创该部门统计这一数据以来新高。

为缓解流通紧张、平抑米价,日本政府从3月下旬起向市场投放储备米。不过,由于投放量与投放范围有限,加之储备米从投标到摆上货架的整个流通过程耗时较长,目前储备米还未对大米零售价产生明显影响。

2024年夏季以来,受极端高温致大米歉收等因素影响,日本米价持续上涨。农林水产省最初对投放储备米持谨慎态度,并预计新米大量上市后米价会稳定在一定水平。然而,米价上涨的情况并未得到有效缓解,新米上市后日本米价依旧居高不下。

新华社报道,在米价持续上涨背景下,一些不法分子以“半价米”为诱饵,趁机骗取钱财。日本警方通报,佐贺县、熊本县等地近期接连有民众报案称,有人在网络上谎称出售低价大米,价格仅为市场价的一半左右。受害者向对方汇款后,却没有收到大米,才知被骗。

日本警方呼吁民众加强防范,在网络上购买大米时注意甄别对方身份,防止被假米商诈骗。

民众出国“海淘”大米

上海上观新闻报道,一开始,日本游客到印度、泰国旅游,发现当地大米物美价廉,于是纷纷购买并背回日本。3月以来,韩国竟然也成了日本民众“海淘”大米的目的地。

眼见常有人带5公斤、10公斤大米回日本,成田机场检验检疫官员不得不上媒体提醒,随着春假到来,大量人员出国旅游,预计背米回国的人会更多,因此亟需旅客注意提前拿到相关许可,以备入境日本时接受检查。

个人背米回国属于杯水车薪,无法解决米价高企问题。目前除了拍卖政府储备大米外,日本开始进口大米以平抑米价。韩国农协日本办事处披露,日本3月从韩国进口了2吨大米,预计5月将再进口20吨。有媒体称,“这是日本25年来首次从韩国进口大米。”

然而上海市日本学会会长、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日本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子雷观察到,自签署《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等高水平自贸协定后,协议国对日本农产品市场实施开放,加上日元贬值等因素,日本大米出口形势良好。日本政府近日也披露,2024年大米出口增至4.5万吨,计划2030年达到出口35万吨。因此,日本国内大米短缺现象愈发严重。

政府农业政策滞后

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梦雪认为,此番米价危机原因复杂,其中,日本农业政策滞后于全球化和本国气候变化是一大原因。

从全球化角度衡量,去年以来,由于印度取消大米出口限制,导致全球许多地方大米价格下跌。印度因充沛雨量而连年获得大米丰收,今年水稻种植面积扩大到4135万公顷,比过去5年的平均种植面积多125万公顷。可以预期,印度将迎来一个更大的大米丰收年,出口量将继续增加。可日本并没有抓住这一良机进口,反而因去年本国极端高温天气导致大米减产、价格暴涨,还不忘到国际市场打造日本产大米品牌。

“日本过度保护国内稻农,导致抗风险能力薄弱。”王梦雪表示,日本短期需以“精准投放储备+扩大进口”的策略来稳定国内市场,长期则需打破农协垄断、废除产能限制,并重构粮食安全战略。“这一过程不仅关乎经济效率,更考验日本在保护传统与拥抱变革之间的平衡智慧。”

王梦雪指出:“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将关税作为迫使日本开放农产品市场的核心手段。日本出口美国的汽车、电子产品被加征24%‘对等关税’,美国还要求日本将大米进口关税从400%降至10%以下,并设立6万吨美国大米专项配额。这一‘关税换市场准入’的策略可能直接冲击日本农业保护体系,迫使日本在大米问题上让步。”日本在美国压力下若不变革,政策调整空间将越来越小,同时可能导致米价冲高后急速回落。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