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唐人街“群演”成为主角
在过去一个世纪里,除了少数明星,亚裔在美国影视剧中总是扮演配角或“群演”。在看美剧时,这位华裔作家突发奇想:如果我把背景里那个群演写成主角会怎么样?
“从小时候起,你就一直梦想成为功夫明星,”《唐人街内部》的开头这样写道,“可你并不是功夫明星。你只是剧本里那个‘表情怪异的东方男人’或‘普通亚裔男子’。但你并未放弃梦想,说不定明天就实现了呢。”
《唐人街内部》出版于2020年,获得了当年的美国国家图书奖最佳小说奖。这是美国文学界最具声望的奖项之一。小说大部分内容以电视剧剧本的形式呈现。作者游朝凯虚构了一部名为《黑与白》的典型美式警匪剧,讲述一对黑人与白人搭档的警探在唐人街一家餐厅里调查案件。而小说主人公威利斯·吴在这部剧中扮演一个“普通亚裔男子”,一个总是出现在背景里的小人物。
游朝凯的灵感来自首播于1990年的《法律与秩序》。这是美国电视史上最长寿的剧集之一,至今仍在播出,并开发了很多衍生剧。游朝凯在看电视的时候发现,剧中一男一女两位白人警探查案时,背景里有一位不起眼的亚洲人正从货车上卸货。这种镜头很常见,可以说是好莱坞剧本标配。但游朝凯忽然想,假如他以这个背景演员为主角来写作呢?
《华盛顿邮报》指出,在过去一个世纪里,除了李小龙等少数明星,美国电影和电视剧一直将亚裔角色和演员排除在主流之外。游朝凯自己也算好莱坞的“影视打工人”,曾参与《西部世界》的编剧。关于好莱坞对亚裔美国人的刻板印象,他想必深有体会。
在《唐人街内部》中,游朝凯将小说与剧本融合。在采用剧本形式的同时,他巧妙地调整结构,让小说深度得以拓展。他用一个个迷你短篇故事代替了传统的长篇段落。通过这些小故事,读者渐渐了解到威利斯的过去、父母、朋友,以及他们所生活的那条奇异的唐人街。
所有亚裔角色都住在一栋旧公寓楼里,他们来自中国、韩国、日本、泰国,且多为第二代或第三代美国人——然而他们都被归类为“普通亚裔”,生活在一家叫“金宫”的餐厅楼上。这是一个家庭氛围很浓的社区,大家一起做饭,彼此关心,举行各种庆祝活动。男孩们打架、结伴练武,一个从未露面、据说精通功夫的“大哥哥”成为他们心中的榜样。
威利斯为自己能出演《黑与白》而感到骄傲,但他一直想得到更好的角色,比如功夫明星——对于像他这样的亚裔男演员来说,这是成功的巅峰。然而,晋升之路充满了屈辱,他抑制住自己的本性,不得不强迫自己使用虚假的“亚洲口音”,始终被视为“他者”。他看到剧中的黑人和白人主角都拥有完整的角色设定,而自己只能被迫出演人们刻板印象中的“亚洲人”。
即使爬到了顶端,也不过是一个陷阱。游朝凯借威利斯朋友之口道出了真谛:“看看你成了什么样子。一步步往上爬并不意味着你打败了这个系统,反而是强化了它。”
威利斯最初的目标是获得“功夫大师”这个角色,为此他甚至愿意放弃刚刚建立的家庭。但当他最终获得这个角色时,他却意识到,自己曾痴迷、理想化并浪漫化功夫大师这个角色,但实际上,这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普通亚裔男子”。
威利斯开始掌控自己的人生。眼看着“爸爸”这个角色从他手中溜走时,他决定偷一辆警车,奋力争取时间,赶回去找自己的爱人和女儿。
最终,威利斯因此被捕。美国文学媒体《大师评论》指出,在威利斯接受审判时,游朝凯通过各方在法庭上的陈述揭示了亚裔美国人的真实经历。比如,在主流社会眼中,亚裔美国人受到的压迫一直被视为低于黑人和印第安人受到的压迫。威利斯总结道,亚裔男性内化了压迫,建立起自我保护机制,避免与他人真正接触,结果也破坏了自我认同。
“唐人街或者说华人的形象,一直被(主流社会)简化成了一种概念,被视为一种外貌、行为、文化和异国情调的表演。”威利斯的辩护律师犀利地表示。《大师评论》认为,这段话进一步扩大了小说讨论的范围,从好莱坞延伸到整个美国社会。
“在阅读过程中,我的思维逐渐融入了威利斯的角色,并开始与威利斯产生共鸣,”《大师评论》书评作者卡桑德拉·洛佩兹写道,“此时我才明白作者为什么使用第二人称。这种写法让我们与角色的关系变得如此亲密,我们成为了他们,我们必须忍受威利斯所承受的一切,同时也能理解在《黑与白》的世界中被简化为一个亚裔刻板印象的感受。”
可以说,《唐人街内部》的成功也为好莱坞正视亚裔群体开了个好头。2022年,全亚裔阵容的电影《瞬息全宇宙》广受好评。在2023年的奥斯卡颁奖礼上,华裔演员杨紫琼和关继威分获最佳女演员奖和最佳男配角奖,“消失的亚裔”终于站到了舞台中央。
2024年底,由《唐人街内部》改编的同名剧集播出。“跑龙套”的威利斯真正成为了这部剧的主角,和家人朋友们聚会、争吵、和好。在“功夫大师”这样的典型亚裔角色之外,提供了更多“主角”形象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