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会通过“国旗法案” 禁境外制造国旗进口

发布日期:2024-07-31 08:16:24来源:欧洲时报网作者:
近日,“全美国国旗法案”已在美国国会通过,预计美国总统拜登将于8月1日将法案签署成法。该法案规定美国政府购买的美国国旗必须在美国国内制造。

近日,“全美国国旗法案”已在美国国会通过,预计美国总统拜登将于8月1日将法案签署成法。该法案规定美国政府购买的美国国旗必须在美国国内制造。据报,美国曾从海外进口大量美国国旗,其中绝大部分是中国制造。

不用“中国制造”美国国旗?

据美国广播公司(ABC)报道,美国国会已通过了一项“全美国国旗法案”,要求联邦政府只采购完全在美国制造的美国国旗,该法案预计很快将由总统拜登签署成法。报道说,美国从海外进口数百万的美国国旗,其中大部分都产自中国。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近些年“美国制造”口号为一些美国人热衷,但美媒却发现,虚假宣传“美国制造”有盛行之势,还有企业偷偷将“中国制造”标签换成了“美国制造”。

根据目前的法规,在美国政府采购的美国国旗中,美国材料所占比例至少要达到50%。而新法案要求政府采购的美国国旗完全使用美国材料,并且在美国本土制造。

缅因州共和党参议员苏珊·柯林斯和俄亥俄州民主党参议员谢罗德·布朗是这项法案的主要推手。他们表示,是时候让美国国旗出自美国之手了,这一变化不仅仅具有象征意义,还有利于美国的就业和制造商。

柯林斯和布朗近些年一直在推动美国国旗在美国生产。去年11月,类似的法案在参议院获得通过,后来一度在众议院受阻。

布朗上周表示,这项法案已在众议院获得通过。“美国国旗应该在美国制造,就是这样。”他说,“现在经过我们多年来努力通过这项法案,联邦政府购买的美国国旗将由美国工人在美国生产和制造。总统需要立即签署成法。”

“美国国旗是我们作为一个民族的身份、决心和价值观的象征。为了彰显其重要性,联邦政府应该只使用完全在美国制造的旗帜。”柯林斯说。

该法案的支持者29日表示,法案已经提交给了拜登,预计很快就会签署。

美国联邦数据显示,2015年美国国旗进口额远超过400万美元。法案支持者们表示,其中绝大多数进口产品来自中国。2015年,美国进口了价值440万美元的美国国旗,其中有价值400万美元的国旗来自中国。2017年,美国进口了约1000万面美国国旗,其中99.5%来自中国,但这些数字涵盖了所有进口美国国旗,不仅是政府采购的国旗。

“美国制造”近些年成了不少美国政客乃至企业吹捧的话题,他们希望借此宣传并提升自身形象。但讽刺的是,彭博社5月21日发文披露,虚假宣扬“美国制造”正变得盛行起来,迫使美联邦贸易委员会开展严厉打击。

例如,佛罗里达州一家名为“Old Southern Brass”的玻璃器皿公司曾面向美国退役军人推出了一款纪念品——嵌入铜子弹的小玻璃杯。这家公司还在挂着美国国旗的自家网站上大肆宣扬:“没有什么比在本土制造产品更能彰显‘美国’了”。

但他们没有说到做到。美联邦贸易委员会称,这家公司的玻璃器皿产品是中国制造的。

在另一个案例中,美国T恤制造商“Lions Not Sheep”被罚了21万美元,因为美国监管机构发现,该公司CEO在一段网络视频中自曝,他的公司将衬衫上的“中国制造”标签换成了“美国制造”。

强势推进“美国制造”

上海上观新闻报道,当“全美国国旗法案”支持者喊着“美国国旗美国制造”的口号时,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有美国网民提醒,要求政府采购美国制造国旗的同时,应考虑到“价格上涨和货源短缺”等问题,不应追求所谓的象征意义而忽略现实因素,在这种事情上花费精力。

还有网友留言,“世界上还有很多事情在发生,你却要把时间浪费在这么幼稚的事情上。”

近年来,美国政府不遗余力地推进“美国制造”,大至电动汽车,小至木材砖头。

其中包括要求所有接受美国联邦政府补贴生产的电动车充电桩,必须在美国本土制造;以及要求受政府补贴的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所需的“油漆、砖头、木材”等一般建筑材料,也要使用“美国货”。

本月早些时候,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还提出让中国汽车制造商在美国建厂,否则将对每辆进口的中国汽车征收高达200%的关税。

随着政策推进,美国对本土制造业的扶持范围,已经由所谓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关键领域”,延伸到了基础制造业领域和一般工业产品。扶持手段也由贸易保护,拓展到了包括投资等在内的全产业链环节。

分析人士认为,这本质上是一种升级版保护主义,是对国家安全、经济安全概念的泛化,其目的是把产业和就业留在美国。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因实施“美国制造”而产生的高昂成本、推高的通货膨胀压力都是潜在风险。

美国政府大力扶持本土制造业,短期内或许会给部分行业带来就业岗位和商机,增强所谓的“供应链安全”。但业内人士指出,如果美国制造业只能选择本土供货商,有可能使部分行业丧失创新动力,长远来看将导致社会经济效率的损失,对美国经济来说肯定是弊大于利。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