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数小时内连发导弹 韩美日启动预警信息共享体系

发布日期:2023-12-20 08:44:14来源:欧洲时报网作者:
17日至18日,朝鲜分别发射一枚短程弹道导弹和一枚洲际弹道导弹。韩美日三国军方于19日正式启动“朝鲜导弹预警信息实时共享体系”。

17日至18日,朝鲜分别发射一枚短程弹道导弹和一枚洲际弹道导弹。韩美日三国军方于19日正式启动“朝鲜导弹预警信息实时共享体系”。

数小时内朝鲜接连射弹

朝中社19日报道,朝鲜18日进行了“火星炮-18”型洲际弹道导弹发射训练。

报道说,此次发射的导弹上升高度达6500多公里,飞行距离超1000公里,飞行时间4415秒,导弹最后准确落入朝鲜东部公海目标水域,“发射训练未对周边国家安全造成任何负面影响”。

报道提到,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现场观摩了发射训练,并对发射训练结果表示满意。他表示,此次行动再次显示了朝鲜“超强硬应对意志和绝对实力”。

朝中社称,此次发射训练是朝方针对美韩两国近期进一步加大对朝军事威胁采取的强有力的警告性回应措施。12月15日,美韩两国在华盛顿召开“核磋商小组”第二次会议,再次渲染朝鲜“政权终结”。美国还向朝鲜半岛派遣“密苏里”号核潜艇,严重威胁朝鲜及地区安全环境。

法新社援引朝中社报道称,“‘火星炮-18’型洲际弹道导弹试射是作为一项重大军事行动组织的,目的是展示朝鲜战略核力量压倒性的反击意志和面对敌人时无与伦比的力量”。

据悉,在此次试射前一天,朝鲜17日夜间向半岛东部海域发射了一枚短程弹道导弹。

路透社报道,朝鲜这两次导弹发射相隔仅数小时。朝中社援引朝鲜国防省发言人17日发表的讲话说,(朝鲜)对美国与韩国频繁开展大规模联合军演,并向朝鲜半岛派遣“密苏里”号核潜艇表示强烈谴责。

路透社报道,美国印太司令部17日表示,“虽然我们评估这一事件不会对美国人员或领土以及我们的盟友构成直接威胁,但导弹发射凸显了朝鲜的非法武器计划破坏区域稳定。”这是自11月22日后,朝鲜时隔26天再次发射弹道导弹。美国印太司令部重申,美国“对韩国和日本的防御承诺依然坚如磐石”。

美日韩迅速回应

韩联社报道,韩国国防部19日表示,韩美日三国军方当天正式启动“朝鲜导弹预警信息实时共享体系”,以实现对朝鲜发射导弹情报的实时共享与协同应对。

报道称,韩国国防部表示,经过事先检验,已确认该体系具备全面作战能力。三方此次合作旨在实时探测和评估朝鲜导弹威胁,确保本国公民安全,并提升相关能力。在此之前,韩美日三国首脑于今年8月在戴维营会晤时就年内启动该体系达成协议。在上月举行的韩美日防长视频会议上,三方对该体系进行了最终验证。

报道称,通过该系统共享的信息主要包括朝鲜导弹的推测发射点、飞行轨迹和预计落地点,但不包括导弹发射前的征兆等先兆情报以及韩方探测和追踪资产的种类、位置等信息。

报道援引韩国国防部长官申源湜在参加一档电视节目时的话说,过去仅限于共享海上探测手段,而现在可以全天候共享包括地面在内的所有导弹情报探测手段,从而获得更加充分的应对时间。

外界对于朝鲜此次发射导弹不意外

上海上观新闻报道,有分析称,在韩国和美国对朝施压逐渐升级的背景下,朝鲜从发射短程弹道导弹到洲际弹道导弹,可能是在展现越来越强烈的反抗意志。

实际上,外界对于朝鲜此次发射导弹并不意外,甚至可谓早有准备,韩国军方一直保持高度关注。当地时间14日,韩国总统府国家安保室第一次长金泰孝在赴美出席韩美“核磋商小组”第二次会议期间预告说,朝鲜或于本月发射洲际弹道导弹。

从朝鲜方面来看,有两个节点值得关注。一是朝鲜劳动党八届九中全会即将召开。有观点认为,朝鲜此时发射导弹可能旨在展现坚定意志。

二是17日恰逢金正恩的父亲、已故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去世12周年。有观点认为,朝鲜此时射弹可能意在彰显国防力量,加强全民团结。

不过,舆论同时担忧,半岛紧张局势将进一步加剧。上月底朝鲜发射侦察卫星“万里镜-1”号后不久,韩国决定通过中止《〈板门店宣言〉军事领域履行协议》部分效力的议案,并恢复韩方在韩朝军事分界线一带的对朝侦察、监视活动。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