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称挫败乌军大规模攻势 乌空军一天打击俄军15次
【欧洲时报网】俄罗斯国防部5日通报,俄军挫败了乌军在顿涅茨克南部地区发动的大规模攻势。乌克兰军方5日称,乌空军过去一天对俄军发动15次打击,摧毁多处设施和多架无人机。克里姆林宫方面警告,若法国和德国向乌提供任何远程导弹,这将使俄乌冲突“螺旋式升级”。
俄国防部:乌军大规模进攻被挫败
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科纳申科夫5日称,乌军自4日晨开始的在南顿涅茨克方向前线5个部位展开的大规模进攻被挫败。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5日报道,科纳申科夫说:“乌军战略预备队第23和第31机械化旅在其他部队和分队的支援下自4日晨开始在南顿涅茨克方向前线5个部位展开大规模进攻。”
他指出:乌军总共动用6个机械化营和2个坦克营,目的是在自认为俄军前线防御的薄弱部位突破。“敌军没有完成任务,未能成功。”他称。
科纳申科夫表示,乌军在南顿涅茨方向的损失超过250人、16辆坦克、3辆步兵战车、21辆装甲战车。
另据路透社称,乌克兰国防部长阿列克西·列兹尼科夫4日通过社交媒体发布一段视频,其中写明:“计划需要沉默,开始自有通报。”
前一天,俄国防部发表声明称,俄边防部队当天发现一个由乌克兰武装人员组成的破坏小组试图在别尔哥罗德州渡河。俄方向其开炮,对方被打散并撤退。乌方对此暂无回应。
别尔哥罗德州州长此前曾表示,乌方侦察破坏小组多次进入该州境内。对此,乌克兰官方则否认潜入别尔哥罗德州的武装人员与乌有关。
乌称空军一天打击俄军15次
据乌克兰国家通讯社报道,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5日通报,过去一天,乌空军对俄军人员集中地区发动15次打击,摧毁指挥所、弹药库等设施及多架侦察无人机。
俄方对乌军阵地和有关定居点发动14次导弹袭击、40次空袭和51次多管火箭炮袭击,造成人员伤亡和基础设施受损。
基辅防空洞近半数不能用
近日,乌克兰首都基辅内部审计中检查过的近一半的防空洞被发现已关闭或不适合使用,乌克兰战略产业部部长亚历山大·卡米申对此表示“难以置信”。
半岛电视台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2日下令检查乌克兰所有的防空洞。6月1日,三人在基辅遭俄罗斯军队空袭期间因无法进入避难所而丧生。
卡米申表示,在第一天检查的1078个防空洞中,有359个没有准备好,另外122个被封锁,而597个可以使用。
他在社交平台Telegram上写道:“面对只有一半避难所开放并被认为准备好的这个事实,我难以置信。”
乌总统称应防止俄罗斯规避制裁
据乌克兰总统网站消息,泽连斯基4日就对俄制裁问题召开特别会议。泽连斯基表示,俄罗斯正在不同国家和公司的帮助下制造导弹等武器,以此规避部分对俄制裁。乌方需要与合作伙伴一起防止俄罗斯规避制裁。
此外,在泽连斯基誓言“发起反攻”之际,在乌克兰南部城市敖德萨接受美媒《华尔街日报》专访。在这篇于6月3日发布的报道中,泽连斯基表示将继续争取中方支持,称中国“比俄罗斯更强大”,可以在实现和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普京必须知道,人们不会和他握手,他将不再和重要的国家坐在一起,俄罗斯也将不再是国际组织的一部分。”泽连斯基在采访中提出自己设想的愿景。
提到中国时,泽连斯基表示,中国比俄罗斯“更大、也更强大”,可以在实现和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他还说道:“我不希望这样一个国家袖手旁观,看着人们死去。如果你是大国,这就是国家伟大的意义。这不是一幅画,也不是博物馆;这是一场真实而血腥的战争。”
俄官员称西方援乌武器性能提高加剧紧张局势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4日在接受俄媒采访时说,西方援乌武器的性能不断提高,若援乌武器包括射程500公里及以上的导弹,紧张局势将再次升级。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佩斯科夫接受俄罗斯第一频道访问时说,“我们已经开始看到关于法国和德国运送射程500公里或以上导弹的讨论。这是一种截然不同的武器,会导致紧张局势出现另一轮螺旋式上升。”
英国上个月证实,它向乌克兰交付了射程超过250公里的风暴阴影导弹,成为首个为乌军提供远程巡航导弹的国家。相较之下,美国提供的海马斯高机动性多管火箭系统射程仅为80公里左右。乌克兰已要求德国提供射程达500公里的金牛座巡航导弹。法国总统马克龙早前也宣布将为乌克兰提供新导弹,他没有说明导弹型号,但称导弹射程足以让乌军展开春季反攻行动。
乌克兰称,它需要包括远程导弹在内的更多武器,以抵御俄罗斯攻势和收复沦陷的领土。俄罗斯则多次批评西方国家为乌克兰提供武器的做法,称北约成员国实际上已直接参与俄乌冲突。
佩斯科夫重申,俄罗斯将继续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直到“完成任务……没有其他选择”。
另据塔斯社报道,佩斯科夫表示,总统普京对通过和平方式实现特别军事行动目标的任何接触都持开放态度,但西方没有提供这样的机会。
“普京总统一直、现在和将来都对任何接触持开放态度,以便通过开展特别军事行动以外的方式实现我们的目标。如果这样可能的话,那更好。”佩斯科夫还说,“(法国总统)马克龙以及其他欧洲领导人都应该意识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