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德国考虑降低风险减少对华市场依赖

发布日期:2023-05-19 10:27:43来源:欧洲时报作者:李帅编译
俄乌冲突震惊了德国,同时也表明德国必须更加独立于中国。在日本,或许可以看到如何做到这一点:其核心便是“中国加一”原则。

俄乌冲突震惊了德国,同时也表明德国必须更加独立于中国。在日本,或许可以看到如何做到这一点:其核心便是“中国加一”原则。德媒《世界报》相关报道现编译如下:

在德国和欧洲讨论新的中国战略时,出现了一个新的流行词“去风险化”,其目的是避免欧洲像曾经在能源问题上依赖俄罗斯一样依赖一个国家。红绿灯联盟已经在一份协议中就统一的中国战略达成一致,然而社民党、绿党和自民党却希望以不同的严厉程度应对北京。

中国外长秦刚自上周一(8日)开始在欧洲进行访问,以了解当前局势。欧盟外长会议于上周五(13日)在布鲁塞尔召开,以讨论如何减少对中国的经济依赖。也许他们会看一看日本,因为日本被看作是这方面的“先驱”。

日本与德国境况相似:中国皆为两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2021年,日本向中国出口了价值2060亿美元的商品,进口近1660亿美元。与其他G7国家相比,日本在经济上最依赖中国——根据日本研究所的计算,来自中国的商品约占其所有进口商品的30%。同德国一样,日本在稀土领域尤其依赖中国。然而,日本政府很早就开始思考对中国经济过度依赖的原因。而对于德国政府来说,形成一个新的中国战略还需要走很长的路。

除领土争端外,侵华日军曾在中国犯下的从未被真正追究过的战争罪行也令两国关系紧张。然而长期以来,中国市场对日本的吸引力太大,这样的贸易关系无法被改变。只有当钓鱼岛争端达到白热化时,两国的贸易关系才会得到重新思考,并受到影响。

2010年,一艘中国渔船与日本保安厅船只相撞,中国船长被捕,造成两国外交争端。此后,中国暂停了对日本的稀土出口。2012年,时任东京市长提出收购钓鱼岛,将其“国有化”。这起事件引发中国的激烈抗议,日货在中国开始遭到抵制。为减轻负面经济影响,日本企业开始推行“中国加一”战略:维持在中国的业务,同时实现供应链多元化,并加大在东南亚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投资。

德国柏林墨卡托中国研究所(Merics)的专家表示,当时这一战略主要出自企业层面,而非出于政治目的。不断上涨的工资成本以及不断激化的政治争端——如中美贸易战,则强化了这一趋势。这项战略确实奏效,日本近年来对中国的经济依赖有所下降。并且,日本很早就与东亚及东南亚地区的其他国家签订了贸易协议,已抵消中国市场的垄断吸引力。

在日本国内,政府也采取各项措施来保护供应链。日本资源匮乏,能源依赖进口。其国营的金属和能源安全组织负责监控石油及天然气供应的安全性。2022年,日本政府出台经济安全法,旨在推动弹性供应链的发展。此外,政府支持将生产环节从中国转移回日本国内——虽然有声音称这会导致日本公司的国际竞争力下降。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