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下令加强购枪背景调查 鼓励安全储存枪支

发布日期:2023-03-16 08:35:41来源:欧洲时报网作者:
14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扩大枪支购买背景调查的行政令,以期望减少美国的大规模枪击暴力事件。

美国总统拜登14日到访加州洛杉矶就控枪议题发表讲话。他当天还签署一项行政令,指示联邦政府进一步落实现有控枪法规。今年以来,美国已发生100多起大规模枪击事件,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美国多个地区发生枪击事件已致10人死亡。

“哀悼铭记更要共同行动”

综合中新社、香港中通社、央视新闻、中新网、中青网报道,拜登14日到访加州洛杉矶就控枪议题发表讲话。

洛杉矶县蒙特雷帕克市今年1月21日发生近十几年来最严重的枪击事件。一名枪手于农历除夕夜在当地一家舞厅开枪行凶,造成11人遇难、9人受伤。

拜登当天来到该市看望这起枪案的遇难者家属,并专门就控枪议题发表讲话。在讲话中,拜登逐一念出枪击案中遇难者的姓名,他们中最年长的76岁,最年轻的57岁。

“今天我们一起哀悼和铭记”,拜登在发表讲话时说,“我们更要共同行动。”

拜登再次重申他在控枪议题上的立场——全面禁止攻击性武器和全面的购枪背景审查,并再次敦促国会在控枪立法上采取行动。

拜登签扩大枪支购买背景调查行政令

当日,拜登签署扩大枪支购买背景调查的行政令,以期望减少美国的大规模枪击暴力事件。

这是拜登拥有可未经国会通过下而行使的行政令。这项政令还包括加强联邦对红旗法的支持。所谓红旗法,又名“极端风险保护令”,暂时阻止对他人可能构成威胁者使用枪支的权利;以及心理健康和药物滥用治疗、老兵治疗等项目。这项法律已在19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通过。

美国政府一名高级官员说,拜登的政令将鼓励安全储存枪支,并要求联邦贸易委员会分析枪支制造商如何向大众包括未成年人推销枪支。这名官员说,拜登的政令还建议联邦政府,以协调的方式应对大规模枪击事件,类似于对自然灾害的反应方式。拜登要求他的内阁制定一个联邦应对措施,例如,向被大规模枪击事件破坏的社区提供创伤咨询或财政援助。

拜登政府指出,民调结果显示,大多数美国人支持对枪支购买者进行背景调查。路透社与益普索公司去年的一项民调发现,84%的受访者支持对所有枪支销售进行背景调查,70%支持红旗法。

美国国内一些枪支权利倡导者却反对背景调查,称这么做侵犯了拥有武器的宪法权利,同时未能阻止罪犯获得武器。他们还认为,许多红旗法践踏了上述权利。

美国每年发生超过4万起枪支死亡事件,拜登期望选民将接受更积极的枪支管制。不过,2024年参选的共和党候选人,是否会赞成更广泛的枪支管控,以及美国全国步枪协会等有影响力的团体所持立场至关重要。

根据美国“枪支暴力档案”最新数据,今年以来,美国已发生100多起大规模枪击事件。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这是一个令人不安的里程碑,突显了华盛顿和全美各州立法机构不作为的严重代价。

今年大规模枪击案破百仅用了60多天,这是十年来大规模枪击事件达到三位数的最早时间点。2022年大规模枪击事件破百是在第78天,2021年是在第80天,2020年是在第126天。

美媒:枪支暴力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加州州立理工大学波莫纳分校网站近日刊发了一篇评论文章称,大规模枪击事件似乎已经成为美国文化的一部分,这些事件发生得如此频繁,以至于人们忽略了它们的存在,慢慢变得麻木了。

文章称,在美国,各个年龄段的人都不得不生活在“自己随时随地可能被卷入枪击事件”的恐惧中。对于年轻一代美国人来说更是如此,因为在他们出生和成长的过程中,大规模枪击事件和校园枪击事件都在加剧。

文章提到了加利福尼亚州蒙特利公园发生的枪击事件,而令人惊讶的是,很多美国学生尤其是居住在距事发地较远地方的学生,对这起事件知之甚少。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通过学校群发的电子邮件或者新闻知道这件事的,之后就将其抛诸脑后了。

“有些人为什么会对此这么不了解呢?”文章指出,除非是事件中有儿童遭杀害或者伤亡人数巨大或者发生在离家很近的地方,否则人们只会说“哦,又是一起枪击事件”。这种事件在美国经常发生,已经成为常态,完全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存在枪支问题,而且约72%的美国人也认为枪支是这个国家存在的一个中等严重的大问题。但即便发生了数以百计千计的大规模枪击事件,美国的枪支法律也没有改变。

文章以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枪击事件举例表示,在这起事件发生后,新西兰颁布了新的枪支法律,以防止类似的惨剧再度发生。对于该事件的报道也非常多,这样的事放在全世界都是爆炸性新闻。但在美国,除非事件发生在离自己很近的地方,否则人们可能都不知道。

美国发生了很多比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枪击事件更为严重的大规模枪击事件,但似乎政治和对枪支的狂热战胜了对枪支的管制,也战胜了美国人的生命和福祉。

“这样带来的结果就是一场又一场的枪击事件,美国人开始将其视为常态,对大规模枪击事件变得麻木。”文章最后说。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