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服务贸易再上新台阶

发布日期:2023-02-02 13:32:39来源:中国贸易报作者:周东洋
服务贸易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服务贸易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数字全球化和全球贸易服务化发展,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步伐加快。2022年,我国服务贸易保持较快增长,量质齐升。商务部近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59801.9亿元,同比增长12.9%;其中服务出口28522.4亿元,增长12.1%;进口31279.5亿元,增长13.5%;逆差2757.1亿元。

“知识密集型”服贸成新动能

专家普遍表示,中国服务贸易实现较快发展,一方面源于中国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服务贸易发展提供了强大经济基础和社会环境支撑;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促进数字贸易、技术贸易、对外文化贸易等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效应不断显现,为服务贸易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从需求上看,中国服务业规模不断放大,生产性服务和生活性服务需求迅速上升,对海内外的服务需求拉动了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区域经济合作中心主任张建平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服务贸易增长较快也得益于中国在服务贸易领域扩大开放,自贸试验区的先试先行、自贸协定的签署和升级,特别是RCEP框架下服务贸易的章节规则,为我国拓展国际服务贸易的市场、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提供了广阔空间。同时,我国服务贸易在技术含量、品牌、附加值等方面快速提升,信息和高技术有关的服务贸易增长迅速。

相关专家表示,数字技术为服务贸易发展带来更多机遇。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动了数字技术迅猛发展,促进了产业深度融合,大大提高了服务的可贸易性。服务贸易的内涵不断丰富、外延进一步拓展。尽管疫情对传统服务贸易造成一定冲击,但同时也催生了大量新技术、新业态、新场景,远程服务、非接触经济等快速发展,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特征的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成为发展的新动能。

数据显示,2022年,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25068.5亿元,增长7.8%。其中,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14160.8亿元,增长12.2%;出口增长较快的领域是知识产权使用费、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分别增长17.5%和13%;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口10907.7亿元,增长2.6%;进口增长较快的领域是保险服务,增速达35.8%。

张建平分析说,我国近年来不断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鼓励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发展自主品牌,因此,我国一大批知识含量非常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迅速成长壮大,这使得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和制造业有机结合,特别是制造业服务化的态势非常明显,从而带动了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

进一步激发服贸发展活力

不可忽视的是,服务贸易逆差是中国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记者观察发现,2021年,中国服务贸易逆差降到2112.8亿元,为2011年以来的最低值。2022年服务贸易逆差又有所扩大,为2757.1亿元。张建平表示,中国目前服务贸易逆差比较大的领域集中在旅游、教育、物流、金融等,特别是旅游领域。

“过去三年,国际市场萧条、俄乌冲突、疫情等因素对服务贸易的影响一点不弱于货物贸易,特别是旅行服务更是由于受到各国对旅行的管理措施限制而受阻。”北京通州旅游协会秘书长杜山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不断优化的政策和实际数据显示,国际旅游因各国管理措施而受阻正变成过去时,接下来旅行服务贸易增长一定会很快。

2022年,中国旅行服务进出口8559.8亿元,同比增长8.4%,我国旅行服务进出口在继续恢复。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此前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1月8日中国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优化出入境管理政策措施。相关平台数据显示,部分海外热门旅游目的地机票成交量显著上升,海外酒店预订量大幅增长,与此同时,入境旅游、探亲、商务的需求也在逐步释放。

“未来,我国要努力缩小服务贸易的逆差和实现服务贸易由负转正。”张建平表示,一是要大力促进服务贸易的开放发展。海南已经推出我国首张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希望其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能够在长三角、珠三角等自贸试验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等加快复制推广,对服务贸易实施“准入也准营”,让服务贸易基于市场提升竞争力。二是我国服务贸易相关的政策法规要对标国际贸易规则体系,与时俱进。特别是着眼于未来,我国要加入CPTPP和DEPA,则我国服务贸易法律构建、管理规则、标准都要和国际对接,以制度型开放激发服务贸易发展活力。三是服务贸易包含跨境支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流动四种基本模式,其对人才的专业技能、语言技能、经营管理能力和水平要求较高,我国要加快培养和引进服务贸易人才。

对于如何进一步优化服务进出口结构、推动服贸再上新台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建议,首先,针对我国高质量发展释放出的强大需求,要进一步扩大研发设计、节能降碳、环境服务、医疗等服务进口;其次,要在疫情防控优化调整后扩大旅游、运输等传统服务出口;最后,要加快推动知识密集型服务,扩大文化服务、中医药服务等独具中国特色的服务出口。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