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选择数十年的过渡转型取得了成功

发布日期:2016-10-12 01:00:59来源:驻牙买加经商参处作者:

全球时报网站1012发表评论员文章,前不久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联合国的讲话,着重为世界经济和政治现状,尤其是由美国主导的部分进行辩护,在对中国过去数十年的发展方便,他的言论存在夸张、误导或错误的成分。

奥巴马提到,过去25年,在美国领导和支持下,“全球化”使全球极端贫困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从近40%降至10%以下。然而这段时期,为削减极端贫困人口作出了最主要的贡献的是中国而非美国,期间中国实际上并没有完全实施“市场开放性”原则。

文章认为,过去25年甚至更长时期内,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由国有企业和银行主导,国家对外汇、技术转让及投资的控制力度远远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中国没有按照新自由主义设立“独立央行”,或轻易开放国际贸易及投资,或对企业进行快速私有化。相反,中国选择历经35年逐渐过渡至上述阶段,逐步从计划经济转向混合经济,国家仍在经济活动中发挥主要作用。即便在2016年上半年,中国政府仍主导将国有企业的投资同比扩大23.5%来推动经济增长。

1981年至2012年,中国不但大量减少本国极端贫困人口,还在帮助其他国家减贫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中国成功跻身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通过进口拉动了诸多国家的发展,并向低收入国家提供了数百亿美元的投资、援助和贷款。

相反,奥巴马所指的“开放市场原则”实际上仅仅是美国政府所支持的政策,其中一些内容甚至与真正的开放市场相悖,例如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延长并加强了对专利及版权的保护。

文章称,尽管发展中国家最容易受到世界银行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影响,但美国及其盟友在上述组织中占据了绝对话语权,这两个组织分别由欧洲人和美国人领导,他们的政策仅仅是富国之间的“君子协定”,无暇顾及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文章认为,过去35年,中国选择数十年的过渡转型取得了成功,美国等富国没有向全球其他国家提供良好的合作及一体化发展模式,但幸运的是,富国政府的影响力正在逐步削弱。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