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大力发展九龙江平原物流业以激活农水产品竞争优势

发布日期:2016-09-15 16:21:56来源:驻胡志明市总领馆经商室作者:

越南大力发展九龙江平原物流业

以激活农水产品竞争优势

2014年2月21日,越南政府总理颁布第QD-TTg245号决定,批准“2020年九龙江平原重点经济区发展总体规划和2030年九龙江平原经济总体发展定向”,争取到2020年,将九龙江平原建设成为全国农产品与水产品可持续、快速发展的重点生产地区。

九龙江平原年产商品水稻占全国55%,水果和水产品的70%。大米出口量占全国90%以上、水产品出口占60%。

大力建设发展九龙江平原物流基础设施(货物运输,仓储和供应)和物流服务中心,将有利于减少费用支出,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从而推动九龙江平原地区经济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更快地发展。

一、发展物流服务中心有现实迫切需求

近几年,虽然九龙江平原交通设施得到优先发展,但公路系统依然不够完善。而被认为可降低九龙江平原地区运输成本最适合的水路运输尚未得到有效开发。九龙江平原拥有700公里海岸线和13000公里内陆水路,是进出口运输的有利条件,但内河航运到目前还没有开发出高速和载重量大的运输工具。九龙江平原地区港口的产能仅开发了五成,主要是作为其他港口的中转港,还没有开展直接进出口业务。比如芹苴港、盖龟港是区内第一和第二大港,但只能进出3000吨至5000吨船只。由于河道水深不足且不稳定(涨潮时6米至7米,退潮时仅3米至4 米),从芹苴港定安码头进出的船只经常搁浅。为此,越南航海局每年都要花费140亿到150亿越盾用于疏浚定安码头,但最多也只能接纳5000吨载重的船只进出,且几个月后又被淤泥堵塞。九龙江平原港口虽有公路连通,但目前还没有铁路。区内的物流服务经营活动规模也小,没有标准货物堆场码头或货物仓储系统,九龙江平原的运输大部分都依靠陆路运输,成本消耗大。每年九龙江平原货物运输量约1050吨-1250万吨,其中70-80%出口货物都要通过陆路运输到胡志明市港,不仅增大了1号国道运输压力,还延长了运输时间,更增加了运输费用(每个集装箱增加170- 180美元或每吨增加7-10美元)。越南的物流成本估计占GDP的25%以上,而本地区很多国家,如中国,马来西亚,泰国等物流成本只占GDP的18-20%,这严重影响了越南的生产经营,大大降低了出口商品的竞争力。

在越南已签署十多个区域和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背景下,加大落实政府总理决定的力度,不仅可以提高九龙江平原主产品的竞争力并扩大出口,也能承受因执行自贸协定而取消关税壁垒给国内市场带来的压力。

二、实施战略

九龙江平原当务之急是要建设和发展中转服务、仓储、运输、港口等物流服务供应链。

2015年7月,越南政府总理签发关于“到2020年全国物流中心体系建设规划与到2030年发展定向”第1012/QD-TTg号决定。根据决定,到2020年全国将建成并运营18个物流中心,其中,3个一级中心、15个二级中心。而在九龙江平原地区,到2020年将建成并运营2个二级物流中心,其中,一个物流中心占地面积至少30公顷,到2030年发展到70公顷。

根据二级物流中心标准,越方拟将九龙江平原地区物流中心设在芹苴市,同时在其他若干省设立多个物流卫星中心,以期建立完整的物流体系。根据九龙江平原地区物流体系建设进程和规划,首先建设芹苴市物流中心,之后逐个建设物流卫星中心。

芹苴市物流中心规划已获批,选址在芹苴的盖朗工业区,占地面积70.5公顷。该区位于连接盖龟国际海港、芹苴国际航空港以及规划中的铁路路线和工业区的理想位置。芹苴物流中心规模大,集中度高,可持续稳定发展,是芹苴市与九龙江平原其他省份交通网络连接的便捷枢纽。

为尽快将战略规划变成现实,越南政府将尽快研究颁布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国内外投资商投资建设九龙江平原地区物流中心。同时,越方也将加快相关交通项目建设进度,以便更好地发挥物流中心作用。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