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媒:中国挣扎于汇率矛盾

发布日期:2016-02-02 05:45:14来源:驻尼日利亚使馆经商处作者:

据尼日利亚《卫报》1月31日报道,中国正处于挣扎之中,一方面要努力推动经济改革和货币自由化,另一方面要遏制,因担心经济放缓和对政策不了解而引发的恐慌,进而导致的大批资金外流。

分析人士说,中国想在控制汇率和货币政策的同时,又能自由进行资本流动,这是一个三元悖论。

彭博社指出,2015年大约有1万亿美元离开中国,仅12月就有1600亿美元的流出。

这种现金的大出血反映出在股市和汇市波动的大背景下,人们对经济前景的不断担心,导致投资者和储蓄者都希望出手他们手中的人民币。

凯投宏观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马克·威廉姆斯说,近期资本洪水般的撤离,增加了人们对中国央行能否坚持保证人民币币值稳定承诺的质疑。

在最近举行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亿万富翁投资者乔治·索罗斯对彭博电视台说,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已经达到近25年来的最低水平,且还将走向更大的麻烦,经济硬着陆将不可避免。他的话直指中国经济放缓的根源,通货紧缩和过度负债。

他的言论激怒了中国媒体,导致媒体们就货币问题与其宣战。

索罗斯,1997年其巨大的交易行为被指责恶化了亚洲金融危机。此外,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对抗英格兰银行,成功做空了英镑。

不贬值的政策

自今年一月份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下降1.3%,而2015年该汇率已经下降4.5%。

中国一直紧抓货币流动性,且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每天只能在中国央行公布的中间价基础上,上下浮动两个百分点。

但是自去年8月份开始,人民币受资本大量撤出影响开始出人意料的大幅贬值,而中国对此的解释是为了使人民币更接近其市场价值。

虽然中国公民个人每年可以从银行兑换的外汇配额是5万美元,但很多人试图突破限制,主要方法之一就是利用其他家庭成员的配额。

去年十二月中旬,中国央行暗示其管理人民币价值的方法由紧盯美元改为通过一篮子货币测算单位价值时,市场的焦躁情绪开始迅速升温。

美国美林银行表示,由于缺乏一篮子货币汇率规则的透明度,导致市场混淆。同时,美联储决定加息,继续给人民币施压。

中国官员否认计划贬值人民币。人们开始担心中国要通过一场货币战争,以提振其疲弱的出口。

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对彭博社说,“货币市场的波动是市场力量的结果,中国政府无意也没有政策去贬值货币。”

但是中国政府面临两难选择。一方面,中国希望扩大人民币国际化。另一方面,中国也需要保证其汇率稳定。

外汇储备下降

为了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中国一直在深度利用其外汇储备,这个世界最大的外汇储备,以大量购买人民币。

但这是一个难以下咽的苦果。去年十二月份中国外汇储备下跌1080亿美元,是有史以来最大单月跌幅,外汇储备总额也降至3.3万亿美元。

凯投宏观分析师威廉姆斯指出,“如果按12月份的下跌量计算,中国央行有足够的外汇储备,可以坚持到2018年中。但估计他们会在自己的外汇储备消耗完毕之前认输。”

分析人士指出,面对市场上蔓延的对人民币贬值的恐慌情绪,中国央行还通过减少银行准备金来适度放松货币政策。

有人指出,中国需要货币贬值,甚至呼吁政府加快推进汇率的自由浮动机制。

但也有人相信,去年11月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批准将人民币纳入其一篮子精英货币的做法会对中国产生不良影响。

兴业银行经济部门全球负责人马克森指出,对中国以外区域金融稳定的潜在破坏,和亚洲地区的货币战争风险,最终都会产生负面效果而作用于中国。(刘克)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