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称人民币汇率不再低估
日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2015年度对中国的第四条约磋商报告,对我国近一年来的经济金融运行进行了全面评估。其中,IMF近十年来首次做出人民币汇率不再低估的评估。
所谓“第四条约磋商”,是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中第四条“关于汇兑安排的义务”的规定,IMF每年与成员国进行的双边磋商。
在第四条约报告中,IMF对于我国近期在经济运行、宏观政策以及金融改革方面所取得的进展表示了充分的肯定。
在经济增长方面,IMF预计2015年我国GDP增速为6.8%,与我国政府设定的增长目标相一致。IMF认为,在我国向“新常态”的转换中,尽管经济增长的速度有所放缓,但经济的脆弱性已受到控制,增长也会变得更加安全。在IMF的预测中,尽管今明两年的GDP增速会小幅减慢,但消费增长却会稳步加快。
在宏观政策方面,我国近期经济政策与IMF之前的建议一致,在货币、财政、金融以及地产等方面已取得积极进展。全社会信贷增长(尤其是影子银行)已经放缓;新的预算法已经在着手处理地方政府财政所遇到的挑战;金融市场的自由化改革在进一步推进;房地产市场也在进行必要的调整。整体来看,IMF对当前我国的宏观政策相当认可。
在人民币汇率方面,IMF近十年来首次做出了人民币汇率不再低估的评估。这是对我国过去十年人民币汇率改革的重大肯定。IMF认为人民币汇率还需更加灵活浮动,并给出了几条政策建议,其中有关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改革的建议与我国今年8月11日推出的“新汇改”不谋而合。
IMF注意到了近期A股市场的震荡,IMF预计,此次股市震荡对我国经济和宏观金融的影响不大。IMF建议,我国政府应该继续像当前正在做的这样,对股市发展及其可能产生的外溢效应保持密切关注,并在未来减少对市场的干预,逐步重塑市场信心。
关于经济风险,IMF认为,短期由于我国政策调控余地仍然很大,能够给经济和金融提供足够缓冲,因而内部和外部的风险度都很低。但在中长期,如果控风险和结构改革进展不力,经济增长有可能会剧烈调整或长期低迷。
(来源:中国证券报)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