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股市今年首季 20年来首次没新股上市

发布日期:2015-03-27 14:50:48来源:联合早报作者: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3月27日报道,新加坡股市今年第一季没有迎来任何首次公开售股(IPO),是20多年来的第一遭。

根据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提供的数据,从1991年起,新加坡每个季度都至少有一个IPO,即使是在亚洲金融危机、网络泡沫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期间。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IPO项目大幅下滑,2008年第四季和2009年第一季都只有两个IPO,2009年第二季则只有一个。其中2009年第一季和第二季的IPO都来自凯利板。

互联网泡沫以及沙斯危机时期,最淡静的一个季度也有四个IPO。

上述的IPO不包括分拆上市或借壳上市。

从今年年初到昨天为止,只有两家公司向新加坡交易所提呈了初步招股书,计划在凯利板(Catalist)上市,按照目前的进度,它们预计不会在本季度挂牌。

另外本季度有一项借壳上市,Blackgold自然资源(BlackGold Natural Resources)反向收购南发瓷砖(NH Ceramics)。

相比之下,去年第一季度新加坡共有四个IPO,筹集了2.5亿元资金。

德勤(Deloitte)客户与市场首席营运总裁简耀强博士说:“的确,今年第一季的IPO市场淡静。这可能是因为中东和欧洲的局势不稳定,另外油价的波动让不少企业关注。这些因素整体上导致市场估值趋于疲软。”

星展银行新加坡资本市场部董事总经理陈哲远说:“一般上1月和2月时,市场会有一些前一年推迟上市的IPO。不过今年没有这个情况,因为去年尾推出的IPO于12月都挂牌了。”去年12月共有五家公司挂牌。

他也指出,那些财政年于12月份结束的公司,要先更新2014年全年的业绩,才能推出IPO。

安永(Ernst & Young)昨天发布的一份全球IPO报告中也指出,一些本地公司选择推迟IPO,或通过反向收购上市,同时一些海外公司则因为本地股票表现乏力以及交易量低迷,不选择在新加坡挂牌。

截至昨天,海峡指数今年来共攀升了2.33%,相比之下,香港恒生指数上扬4.27%,日经指数上涨11.64%,上证综指则大涨13.84%。

安永亚细安和新加坡执行合伙人罗锦伟说,市场的波动以及新元兑美元走软,都是公司考量是否上市以及在哪里上市的因素。

新交所发言人受询时指出,IPO市场放缓并不仅限于新交所,如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区域市场也面对同样情况,主要是因为全球市场环境,包括商品价格的大跌。

他说,新交所的上市管道依然良好,并希望在接下来几个季度实现新股上市。

根据安永的报告,马来西亚第一季只有一个IPO,泰国有六个,香港共有14个。上海和深圳的IPO市场则非常蓬勃,这其中有政策相关的原因。

新交所发言人说,新交所执行副总裁兼上市部主任黄良颖担任中国业务主管,显示了新交所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另外,新交所也在努力发展数码和保健等增长领域。

展望今年,简耀强说:“接下来三个季度的IPO管道看上去不算太糟。”他预计接下来会有更多外国资产来新上市,尤其是在今年预算案宣布延长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所能享有的税务优惠后。

他说,关于REIT上市的询问增加了,特别是来自中国的REIT。

简耀强也指出,随着利率的上扬,加上美国联邦储备局加息的可能性,会使得借贷成本上涨,这可能促使公司转向股权融资。

罗锦伟说,接下来的IPO可能主要来自海外企业、新加坡大公司的业务分拆,以及中小企业,今年下半年的IPO会比较多。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