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固定资产投资料适度下调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2月3日报道,新加坡去年吸引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18亿元,虽达官方预期目标,但却是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
这主要是因为经济发展局调整了战略方向,加强对内发展且更仔细挑选新项目。新的战略加上全球经济前景益发不明朗,以及新加坡劳动市场继续紧缩,新加坡今年和接下来几年预计所吸引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将继续适度下调,到90亿元至110亿元的水平。
今年熟练就业机会料是10年最少
根据新加坡经发局昨天公布的最新年度数据,由新投资项目所创造的熟练就业机会,今年预计有1万3000个至1万4000个,这也将是过去10年来的最低水平。
固定资产投资指的是设施、设备和机械方面的资本投资;熟练就业机会则包括专业人员、经理、执行人员、技师和熟练工匠等职位,两者是经发局衡量新投资的重要指标。
过去10年,新加坡吸引到最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一年为2008年,金额是180亿元;最低是2005年的94亿元,10年的年均额则为133亿元。
新数据意味着新加坡今后几年预计吸引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将处于10年平均线之下。
去年底刚上任的经发局主席马宣仁医生昨天在该局年度报告发布会上表示,投资数据不像营业额数据,每年会出现参差情况,最好是观察五年至十年的趋势。
他说:“假设外部环境依然温和,未来几年的水平预计介于90亿元至110亿元。”
他指出,当局将致力于保持上述的资本投资水平,以确保“我们有合理份额的优质投资,帮助新加坡经济增长”。
以更针对策略挑选新投资项目
然而马宣仁也表示,新加坡不必仅靠新投资来促进增长。为配合新加坡的经济发展阶段,经发局已采取更具针对性和选择性的策略,去挑选高质量和可持续的新投资项目。
当局今后将加大力度,协助以新加坡为据点的企业加强竞争力并促进它们创新和发展新业务。马宣仁说:“经发局向来都与吸引新投资有关。这仍然是重要的,但协助已经在新加坡的企业也同样重要,这不一定能吸引到新的投资,有时可能还会造成新投资缩减,但关键是留下的企业将更具竞争力。”
他也表示,经发局其实一直都在协助企业提高竞争力和发展新业务,“不同的是,我们要把它变得更明显。再过一两年,除了固定资产投资额等指标,我们甚至可能有不同的表现指标”。
除了固定资产投资和熟练就业机会,经发局目前所使用的投资指标,还包括每年预期经济增值,以及每年总商业开支。
前者衡量新项目对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所带来的直接影响;后者衡量企业在新加坡的增量营运开支,包括工资与租金。
当局的2014年数据显示,去年所有的投资指标都达到或超过官方预期目标,但它们同时也都低于2013年的水平。
去年新投资项目所取得的每年预期经济增值和每年总商业开支,分别为125亿元和70亿元。新项目估计为新加坡创造1万6100个熟练工作,少于2013年的2万1400个。
经发局文告指出:“这些结果反映国际企业对新加坡的战略位置继续保持信心,最高决策者和主要功能都驻扎在此。”
当局预测,今年的每年预期经济增值将介于110亿元至130亿元;每年总商业开支则介于55亿元至65亿元。
马宣仁表示,今年的变数很多,美国是全球经济的唯一亮点,当局之所以能作出以上预测,是因为一些投资项目已经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