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与东南亚四国相比 新加坡家族对企业传承准备最不足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1月28日报道,一项调查显示,与其他东南亚国家相比,新加坡家族企业为传承做的准备最为不充足,而且他们在决定是否撤除某个家庭成员的权利时最感压力。
调查发现,只有58%的新加坡家族企业已拟定传承计划,落后于另外四个国家。印尼则排名第一,78%的家族企业已拟定传承计划。
调查也显示,在新加坡,已设立正式财富管理体系的家族企业只有35%,已设立信托来管理两代之间财富转移的只有41%。
相比之下,印尼有57%的家族企业已设立正式财富管理体系,如私人基金,已设立信托来管理两代之间财富转移的则有53%。
这项调查由经济学人信息部(EIU)与纳闽国际商业金融中心(Labuan IBFC)进行,对象为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与菲律宾的250家家族企业,每个国家共有50家家族企业参与调查。
此外,调查显示,家族企业最大的压力来源是,必须做决定撤除家庭成员的权力。
经济学人信息部高级编辑普仑博格(Kevin Plumberg)昨日在调查结果发布会上说:“家族企业在必须开除自己人时,进退两难。公司没有办法无视表现不好或行为不当的员工,但要开除亲戚,似乎与家庭互相扶持、团结一致的价值观相冲。”
撤除家庭成员权力48%认为压力最大
在接受调查的家族企业中,48%表示必须做决定撤除家庭成员的权力对它们来说压力非常大。这在调查列出的八项压力来源中占比最高,其次则是兄弟姐妹为了财产或领导权争权夺利。
调查也发现,多数家族企业偏向于通过家庭会议进行企业治理。除了新加坡以外,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与菲律宾有一半以上的家族企业通过家庭会议进行企业治理。
家庭会议是一种非正式会议,用以讨论家族企业事宜,作为家庭、董事会与高管三方之间的链接,但并不局限于讨论公司事宜,也无法律约束力。
普仑博格说,家庭会议是东南亚家族企业最常见的企业治理方式。
他说:“我与菲律宾一家连锁书店的业主聊到他的家庭会议如何进行,听起来就很好玩,不像公司会议,有大餐吃,有酒喝,还有游戏玩,然后大家坐下来谈谈业务近况。”
“我们讨论的课题毕竟涉及一个人的父母或孩子,所以我能理解为什么家族企业仍喜欢通过家庭会议这种非正式的途径来进行企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