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买卖中国A股 新加坡散户兴趣缺缺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1月27日报道,由于交易限制多和对市场不熟悉,新加坡散户投资者对直接买卖中国A股兴趣缺缺。
沪港通两个月前推出时,新加坡不少散户投资者流露了兴趣,但实际的交易却鲜少。
大华继显股票经纪苏宁豪表示,自己的客户中买卖A股的大约只有五人,占总客户人数的比例远低于1%。
另一名股票经纪透露,散户的投资兴趣很低,有兴趣买卖A股的客户少过5%。
资深股票经纪冯施钧的客户当中则没有人对交易A股感兴趣,他说,有一些投资者询问,但无人有兴趣交易。
交易上的限制,以及对市场不熟悉,是新加坡散户投资者远离A股交易的主要原因。
联昌国际证券股票经纪林伟杰指出,由于A股交易只能在线下进行,使用的是“T+1”交易模式,必须在买入的隔天才能卖出,无法进行对敲(contra),让很多股民却步。
冯施钧说:“散户投资者对中国A股市场和宏观环境不熟悉,而且前几年龙筹股风波带来的阴影还没有完全消散。”
另一名股票经纪指出,公司信息的缺乏也是一个问题,例如在哪里可以获得A股公司的财务数据和分析报告。
中国市场波动大也让投资者担心
此外,中国市场的大幅波动也让投资者担心。冯施钧举例,中国当局勒令三大券商暂停新开融资融券账户三个月,上海股市上周一就暴跌7.7%,这样大的波动会冲击散户投资者的信心。
他补充道,散户投资者往往不是专业投资者,最好是专注投资个别市场,因为每个国家有各自独特的国家风险、系统、法规。
鑫道投资分析公司(Voyage Research)总裁陈一帆认为,中国投资者的情绪容易受影响,股市可能经常出现大幅波动,对于交易员来说,这可能是个好消息。
他也指出,新加坡投资者的“本土偏好”(Home Bias)非常普遍,偏向于投资新加坡市场。
那些希望投资中国主题的股民,一般上会选择香港市场。陈一帆认为,新加坡投资者比较能接受香港的会计准则,对中国的会计准则有所保留。
除此以外,新加坡投资者也能投资拥有中国业务的新加坡挂牌公司和美国存托凭证(ADR)。
也有不少散户投资者选择投资追踪A股的交易所挂牌基金(ETF),而不是直接买卖A股。
苏宁豪说:“不少投资者无法决定要买哪些A股,所以选择投资挂牌基金,如在香港挂牌的iShares安硕新华富时A50中国指数。”但他指出,投资者对新交所A股挂牌基金的兴趣相对低,因为流通性不如香港。
冯施钧认为,挂牌基金的交易方便透明,因此吸引了更多投资者的兴趣。
另一方面,根据新交所公布的数据,在沪港通的带动下,中国A50期货合同12月份的交易量创下950万张的纪录,几乎是一年前同月(210万张)的五倍。
至于A股未来是否会更加受欢迎,市场人士认为,随着中国市场的发展和成熟,中长期内可能会吸引更多投资者。
林伟杰说,A股具备波动性和流通性,A股公司往往比新加坡的龙筹股公司业务规模大,而且中国正在逐步开放资本市场,推出积极的政策,因此相信中长期内投资者会对A股更感兴趣。
股票经纪透露,目前新加坡股民投资的主要海外股市包括美国、香港和英国,也有投资者关注印尼市场。
投资A股的新加坡股民一般上对券商、银行、基建和环保股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