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吉宝置业股价飙涨24.7%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1月27日报道,新加坡吉宝企业(Keppel Corporatiion)大手笔收购吉宝置业(Keppel Land)的消息,让吉宝置业的股价飙升24.7%,但吉宝企业的投资者和分析师对此项收购似乎并不热衷。
吉宝置业昨天取得五年来最大的单日涨幅,起0.90元至4.55元,已接近吉宝企业提出的私有化收购价4.60元。
吉宝企业的股价则只攀升0.06元或0.7%至8.16元,似乎显示了投资者对这项收购的反应平平,不少分析师还纷纷下调吉宝企业的目标价。
吉宝企业总裁卢振华上周五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这项收购能让旗下业务拥有更大的协同效益,但市场人士和分析师认为,这一说法并不让人信服。
此举让吉宝企业来自房地产领域的收入比率更高,从偏重海事与岸外业务的企业成为综合性大企业(conglomerate),而一般上,市场会给综合性大企业的股价打一定的折扣。
假设成功全面收购,岸外与海事业占吉宝企业2014财年的净利比例将从55%降低到48%,房地产净利所占的比例则从26%上扬到35%。
马来亚银行金英证券分析师易志强对于这项收购的看法中立。他指出,除了每股盈利、净资产值和股本回报率会提高外,集团旗下的三块业务——岸外与海事、房地产,以及基础建设之间的协同效益并不明显。
多元化这一说法料难说服投资者
他说:“投资者预料不会满足于多元化这一说法。”
易志强说,虽然疲软的房地产市场意味着私有化比较便宜,但并不利于在短期内体现出价值。他不认为这项收购在短期内会创造价值。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分析师考虑到疲软的房地产市场,以及股东给综合性大企业打的折扣,把吉宝企业的目标价从9.60元下调到7.80元。亚洲房地产综合性大企业的股价往往比每股净资产值低33%。
近年来,香港综合性大企业为了释放股东价值,分拆了房地产业务,有一名分析师便说,吉宝企业若要释放股东价值,应该是把吉宝置业卖了。
另一方面,摩根士丹利也指出,这项收购的溢价比新加坡其他的房地产股私有化都来得高。
吉宝企业的这个收购价比重估净资产值(RNAV)低7%,而去年凯德集团收购凯德商用产业(CMA)以及联合工业(UIC)收购新加坡置地(Singapore Land),收购价分别比重估净资产值低12%和33%。
之前SC环球主席兼总裁钟世平将集团私有化,提出的价格也比重估净资产值低20%。
由于吉宝企业被市场视为岸外与海事业的替代指标(proxy),此举可能会导致一些岸外与海事投资者脱售股权。
摩根大通的分析员阿杰(Ajay Mirchandani)指出,吉宝企业的大部分股东是以岸外与海事为焦点,不过鉴于海事业艰难的展望,此举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行业的不利因素。
他认为,虽然这是有利的长期战略发展,但短期内会对股价造成压力。
吉宝企业上星期五宣布,以每股4.38元全面收购吉宝置业,如果吉宝企业能把吉宝置业私有化,每股收购价将提高至4.60元,收购总额预计高达32亿元。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考虑到疲软的房地产市场,以及股东给综合性大企业打的折扣,把吉宝企业的目标价从9.60元下调到7.80元。亚洲房地产综合性大企业的股价往往比每股净资产值低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