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拉共体进一步加强共同应对

发布日期:2015-01-17 00:29:01来源:驻古巴经商参处作者:

    1月12日,古巴国家电视台著名时事评论栏目“圆桌”聚焦上周刚刚结束的中拉论坛首次部长级会议,认为会议是在互相尊重、多元化以及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召开的,通过的《北京宣言》为中拉政治、经贸和文化等领域的交往指明了方向。在深化与中国联系的同时,拉美也得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双方共同寻求解决办法的可能性将非常大。

    节目强调,中国希望10年内向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投资存量增加到2500亿美元,双边贸易额将翻一番,达5000亿美元。中拉互补性很强,拉美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中国有庞大的市场、技术和资金。

    古巴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专家格拉蒂斯·埃尔南德斯女士认为,中拉此次靠拢是希望将中国对拉直接投资提升至更高的水平,特别是涉及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品及出口商品多样化、加强企业间合作的投资。2006年至2013年,中拉双边贸易额呈现井喷式增长,而中国对拉美投资相对而言增长较小,但现在提出了2500亿美元投资存量的目标,意味着将实现跨跃式增长。

    埃指出,拉美取得了5%的经济增长,但因石油价格剧跌而增速减缓,中国则保持经济增长,此次与会人士发言聚焦于双边交往是否能得到加强。尽管如此,无论是拉共体各成员国还是中国都仍属于次发达国家。中国已经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但还属于发展中国家,对自然资源依赖较重。因此,双方寻求构建一个目标一致的共同体。

    埃认为,对于拉美而言,最主要的挑战是推动价值链建设,提高生产活动的附加值。中国不应仅仅进口粮食,而应进口食品加工品,推动拉美实现工业化及增加出口创汇。不应忘记的是,中国需要足够的原材料供应以满足维持10%的经济增长需要。中国拥有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口,必须在经济增长放缓的大环境下,确保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与此同时,拉美希望引进技术,因为传统贸易市场已经闭合。中拉论坛恰恰提供了此种机会与可能。

    埃表示,这种努力是建立在南南合作的框架下,我们还可与巴西、印度、俄罗斯、南非等国探讨这种经贸领域合作,拓展并深化地区间联系。建立这种水平的国际交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是去年在哈瓦那举行的拉共体第二次首脑峰会共识所产生的成果。她认为,如果说以前这种联系没有如此紧密的话,主要是因为双方未能意识到可以促成这种联系的真正机会。

    古巴副外长莫雷诺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表示,此次部长级会议非常成功。中拉论坛的创立起始于去年在哈瓦那峰会达成的协议,并在此后的一年内,包括巴西利亚峰会,就发掘中拉关系潜能持续开展磋商。莫强调,此次中国展示了较强的号召力,拉共体33个成员国中的29个参加了此次论坛,其中23个国家派出了部长级代表。中国与拉共体的新型关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一方面,拉共体代表的大陆拥有近5亿人口、占世界多数的矿产资源和全球三分之一的水资源,特别是本地区众多新的政府坚持反贫穷、饥饿和不平等的立场;而另一方面,作为经济巨人的中国在投资、发展制造业以及技术转让方面拥有巨大潜力。因此这是对双方都非常有利的结果。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