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专栏:2015年看好中国的三大理由
彭博社专栏作者Jim O’Neil1月7日发表文章认为,中国着手实现经济再平衡的十年已经行程过半,它在全球发挥的作用势必还会显著扩大。
在本世纪第二个十年之初,该作者对金砖四国经济体——–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未来十年的表现作出了一些假设。五年过去了,这四个国家只有中国达到甚至是略微超出了预期。假设像许多专家预测的那样,中国即将公布的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幅在7.3%左右,那么从2011年到2014年,中国的实际GDP平均增速将达到将近8%。作者曾预测中国本十年的经济增速将为7.5%(与中国领导人2011年所作预测一致), 如果中国经济未来五年继续以7%的速度增长,那么这个预期就能够实现。
若果真如此,那么按照当前的名义美元汇率计算,中国届时的经济规模将达到10万亿美元,高于美国经济规模的一半,是日本经济规模的两倍,比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经济规模的总和还多,几乎是另外三个金砖经济体经济规模总和的一倍半。许多国际评论人士仍然不看好中国,认为中国的实际GDP增速将降至远低于7%的水平。他们提到的理由无非是债务负担过重、贷款效率低下、出口市场趋软以及消费者仍然无力在经济中发挥更大作用。这些因素确实很重要,但它们都是些中国决策者已经很熟悉并且迫切希望战胜的挑战。
作者提出了三个看好中国的基本理由:首先,原油价格暴跌将提升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帮助他们在经济中发挥更大作用。其次,尽管房地产价格最近停止上涨,甚至开始下跌,但中国可能不会发 生严重的信贷危机,因为中国决策者更认真地想要在房价崩溃前抑制住价格的上涨。此外,房价下跌已经让更多的中国人买得起房。第三个对中国感到乐观的理由是中国通胀率保持温和的本质,这为未来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留出了空间。这些因素加在一起会让中国更容易实现经济再平衡——–通过提高工资、扩 大农民工拥有房产的权利和改革社保体制。
作者认为,2016年,当经济增速为6%-7%的中国担任20国集团峰会主席国的时候,它将能够以全球经济完全参与者的身份举办这一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