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地看海外葡萄酒庄投资

发布日期:2015-01-06 02:17:57来源:驻旧金山总领馆经商室作者:

华尔街日报1月5日发表文章,对中国近年来的海外葡萄酒庄投资热发表看法。文章认为,中国人海外葡萄酒庄投资并未取得良好收益,目前的投资热情已经大为下降。投资不利的主要原因是:

一、全球供需过剩不利于葡萄酒庄投资

过去20年全球葡萄酒一直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根据国际葡萄和酒庄组织(OIV)提供的数据,2012年葡萄酒产能从2004年最高峰296亿升下降到了252亿升,降幅接近15%。但即便如此,当年全球葡萄酒依旧供大于求,过剩11亿升。

二、高档葡萄酒价格快速下跌

根据国际葡萄酒交易所制定的Liv-ex高级葡萄酒投资指数,该指数追踪来自24家顶级波尔多酒庄的200种葡萄酒。从2004到2011年,该指数几乎翻了两番。这段时期高档葡萄酒价格的疯狂上涨,是吸引中国人奔赴海外、投资葡萄酒庄的主要刺激因素。但Liv-ex高级葡萄酒投资指数也显示,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波尔多高档葡萄酒价格开始快速下跌。到2014年底,已经跌去了三分之一。

三、中国因素不足以扭转局面

中国人对葡萄酒消费的快速增长和进口价格的不断上升,或许容易给中国投资人产生“葡萄酒价格只涨不跌,值得投资”的错觉。然而,这完全是一个局部的孤立现象。中国人这期间对高档葡萄酒的追逐,并未能扭转国际葡萄酒整体供给过剩的局面。毕竟,中国的葡萄酒消费量还只占有全球葡萄酒消费量的7%左右。从长远看,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也并不完全和葡萄酒的传统消费方式兼容。部分新贵中国人对高档葡萄酒的追逐也许更多是一种心理上的需求,而不大可能像美国人和欧洲人那样真正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四、进口替代的商业模式存在疑问

葡萄酒产地成本在整个葡萄酒成本中,实际上只占10%左右。也就是说,其价值主要来自于品牌,包括历史文化积淀的品牌传统和现代商业模式下的品牌宣传。从这个意义上说,收购海外葡萄酒庄对降低葡萄酒进口成本的实际意义并不大。如果一个商家的确在国内有旺盛的需求,直接去海外采购就可以跳过中间环节,同样达到节省成本的目的。无需为此专门收购一座酒庄。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