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应对“新”中国的三条建议

发布日期:2014-12-31 06:10:50来源:驻牙买加经商参处作者:

日本《外交官》杂志12月31日发表题为《应对“新”中国的三条建议》文章称,自2012年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以来,中国的外交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为应对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角色转型,文章建议各国要有耐心,与中国保持积极互动并进行建设性合作。

耐心观望。尽管中国近期提出了重大的设想及建议,但大部分仍处于规划而非实施阶段。比如,中国在APEC北京峰会上提出推进区域一体化、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并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中国版“马歇尔计划”,但是这些政策尚处于规划初期,部分建议有待细化,各国需耐心观望。

积极参与。为回应奥巴马批评中国搭美国国际领导地位的便车的言论,习近平公开表示欢迎邻国搭中国发展的便车。中国总理李克强已宣布为柬埔寨、越南、缅甸、泰国、老挝等国家提供300亿美元的援助,帮助其发展本国基础设施,改善贫困。中国的这一举措不应被看做别有用心,而是一项重要的进步,只要中国愿意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国际社会欢迎中国崛起。

建设性合作。过去半个世纪,美国等外部因素对中国政策的制定产生巨大影响。然而,历史经验表明,政治家们经常利用外部压力来巩固内部团结,打压反对派,并获取民众的支持,导致外部压力往往弄巧成拙。中国目前正处于战略地位和政策的调整期,美国应该以更加建设性的态度,与中国保持密切对话沟通,通过合作来影响和塑造中国的外交政策,而不是采取强硬手段进行对抗。中美两国应该“握手言和”,明确各自的目标,成为共享全球领导地位的“两国集团”这样符合中美两国的利益。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