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商品面临“特朗普关税”冲击
在2月1日宣布对来自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国的产品加征关税(但随后决定对墨加两国暂缓30天实施)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又向欧盟发出威胁。早在2018年至2020年间,他就曾对数十亿欧元的欧洲进口产品征收额外关税。
旧政策 新威胁
特朗普此前承诺将延续2017年至2021年间的政策,并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2月1日,在宣誓就职不到两周后,他宣布对来自墨西哥和加拿大的进口产品加征25%的关税(但来自加拿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被例外,仅征收10%),同时对中国进口商品额外征收10%的关税。此外,他在2月2日重申了对欧盟的威胁,表示“很快”欧洲产品也将面临新的关税措施。
特朗普曾于2018年正式对欧洲和中国发起贸易战。当年他以“保护国家安全”为由,对多国的钢铁和铝产品征收高额关税,其中包括来自欧盟的产品:钢铁关税为25%,铝关税为10%。而欧盟迅速展开反制,对28亿欧元的美国进口产品加征报复性关税,并精准打击象征性强的美国商品,如哈雷摩托车、橙汁和波本威士忌。这些产品的产地大多位于共和党选民占比较高的州。
此外,2018年特朗普还曾威胁对欧洲汽车、尤其是德国汽车加征25%的关税,令欧洲汽车制造商忧心忡忡。不过这一威胁最终未被落实。
2019年,美国政府进一步加大对欧洲的关税施压。由于欧盟对空客(Airbus)提供补贴,美国长期以来对此提出抗议,并于2019年10月宣布对价值75亿美元的欧洲进口产品加征额外关税。其中空客商用飞机被征收10%的关税,2020年3月上调至15%。同时一系列农产品也被加征25%的关税,包括法国葡萄酒、奶酪、威士忌、橄榄、咖啡以及猪肉香肠等。
欧盟随后向世贸组织提出申诉,并于2020年对40亿美元的美国进口商品征收额外关税。欧盟对波音飞机加征15%的关税,并对一系列农产品、食品以及工业产品加征25%的关税。
为了应对欧盟的反制措施,美国政府于2020年12月再次提高对欧洲部分产品的关税,对非起泡葡萄酒和干邑白兰地加征25%的关税,同时对航空业相关零部件加征15%的关税。
2020年,即特朗普首个任期的最后一年,他还曾威胁对法国商品单独征收额外关税,以回应法国政府针对美国科技巨头推出的数字税。美国政府的报复措施主要针对法国的化妆品和奢侈品牌手袋等产品。
然而,在特朗普卸任前夕,2021年1月,他的政府决定暂缓执行这些制裁措施,使这一争端在拜登政府上台后得以继续谈判解决。
关税政策的全球影响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担忧。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伊维拉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表示,任何形式的贸易战都会对全球经济造成“灾难性”后果,可能导致全球GDP损失达到两位数,影响每个国家和地区。
欧盟委员会发言人2月2日表示,欧盟对美国决定对进口自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的商品加征关税表示遗憾,认为关税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混乱并推动通货膨胀,这对各方都是有害的。
欧盟外交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3日表示,如果美国和欧洲挑起贸易战,“那么在一旁笑的就是中国”。
欧洲各国酝酿应对措施
面对美国的关税威胁,欧洲各国纷纷采取应对措施。德国联盟党领导人默茨和法国央行行长德·加洛在近期的声明中强调关税政策对消费者和汽车行业的负面影响,呼吁采取协调一致的应对策略。
此外,为了避免美国的额外关税,部分欧洲汽车制造商可能考虑将生产线迁回美国市场。
意大利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塔加尼(Antonio Tajani)表示,意大利将致力当美欧之间桥梁,避免一场互相损害的贸易战,但若特朗普执意采取加征关税行动,“我们不会措手不及。”
塔加尼表示,意大利已与美国建立良好关系,“意大利是美国在欧洲最好的大使”。他强调,美欧贸易战是双输,没有任何其他经济体像美欧如此一体化,欧盟与美国贸易额达1.5兆欧元,占全球贸易额的30%。
塔加尼认为应与特朗普协商,美国同意暂缓对墨西哥征税,显示特朗普“愿意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