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禽流感疫情持续恶化 全美已有10个州出现病例

发布日期:2025-01-09 07:21:13来源:欧洲时报网作者:
近期,美国人感染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病例数不断上升,并报告了该国首例人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毒死亡病例。

近期,美国人感染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病例数不断上升,并报告了该国首例人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毒死亡病例。尽管有人担忧禽流感病毒变异可能会导致人际传播,但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表示,目前美国公众感染H5型禽流感病毒的风险仍处于低位。世卫组织亦强调全球感染风险仍然“较低”。

路易斯安那州出现首例人感染禽流感死亡病例

新华社8日报道,H5N1型禽流感病毒仍在美国持续蔓延。美疾控中心网站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有10个州累计报告66例人感染H5型禽流感病毒病例,其中加利福尼亚州累计报告37例,为全美最多。

今年1月6日,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卫生部报告1例人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毒死亡病例,为美国首例。州卫生部门在一份声明中说,这名患者年龄超过65岁,有潜在健康问题,曾接触过私人后院饲养的禽类和野鸟。

声明强调,目前H5N1型禽流感病毒对普通公众构成的公共健康风险仍然较低,但接触鸟类、家禽或牛的人群面临更高的感染风险。

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兽医学院的丽贝卡•克里斯托弗森博士说,牛打喷嚏,鸡也会咳嗽和打喷嚏,如果它们感染禽流感病毒,病毒颗粒可能因此通过空气传播。食用烹饪过的生鸡肉和鸡蛋不会有感染风险,但应避免饮用生牛奶。

加利福尼亚州州长加文•纽森2024年12月18日宣布该州进入紧急状态,以便高效应对正在该州奶牛场迅速蔓延的禽流感疫情。纽森在一份声明中说,宣布紧急状态是为了“确保政府机构拥有快速应对疫情所需的资源和灵活性”,应对措施“需要从地区性管控转为全州范围的监测和响应”。

全美感染禽流感实际人数可能远超官方统计

2024年3月,美国首次在农场饲养的山羊幼崽以及奶牛体内检测到H5N1型禽流感病毒。但基因组分析显示,该病毒已在牛群中悄然传播了数月之久,美国各地甚至周边地区的感染奶牛数量可能比报告的要多。

针对美国H5N1型禽流感疫情向牛类扩散,《日本经济新闻》2024年5月报道说,牛的饲养时间长、单价也较高,扑杀对于农民来说是巨大打击。据称,一些农户由于担心动物遭到扑杀,拒绝配合美国农业部为掌握感染程度进行的调查。对经济损失的担忧造成应对禽流感疫情不及时。

英国《自然》杂志网站2024年5月刊发文章说,一些研究人员表示,美国在应对奶牛中出现的禽流感疫情时存在数据收集和报告不足的情况,这不利于评估禽流感暴发规模,也会阻碍防止病毒进一步传播的努力。

美疾控中心等机构研究人员2024年11月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毒的美国奶牛场工人实际数量可能远超官方统计。2024年6月至8月期间,研究人员对美国密歇根州和科罗拉多州发生过H5N1型禽流感病毒疫情的奶牛场的工人进行了血样采集和检测,结果发现感染率达7%。

作为对这一调查结果的回应,美疾控中心正在扩大对受影响的奶牛场工人的检测。该机构还建议与受感染动物有过高风险接触的工人服用抗病毒药物。

禽流感病毒突变引担忧

虽然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H5N1型禽流感病毒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但研究人员担心,病毒的大量传播可能会促使其变异。如果病毒通过基因突变获得人际传播这一能力,则可能导致病毒的大流行。

2024年12月26日,美疾控中心发布声明说,研究人员对一名H5N1型禽流感病毒重症患者的两份上呼吸道样本开展病毒测序,结果在其中一份样本中发现病毒的血凝素基因片段出现突变。美疾控中心没有在患者生活环境周边的禽类中找到这些突变,这说明禽流感病毒在人体内复制时发生了这些突变,从而更容易与人类上呼吸道中的部分细胞受体结合。

世界卫生组织流行病和大流行病威胁管理部门负责人玛丽亚•范凯尔克霍弗近日在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新闻例会上介绍说,世卫组织评估认为,H5N1型病毒仍是禽流感病毒,尚未适应哺乳动物宿主,也未获得在人与人之间持续传播的能力,但随着病毒的进化,这种情况可能会迅速改变。

美疾控中心在7日更新的H5型禽流感病毒情况报告中说,该病毒对公众健康造成的直接风险仍然较低,但接触受感染或潜在受感染动物的人群感染风险更大。该中心提醒公众尽可能避免接触患病或死亡的动物,尤其是野生鸟类和家禽;与野生鸟类或患病、死亡的家禽及其他动物有直接或密切接触的个人,需穿戴防护设备。

另据联合国官微消息,世界卫生组织7日表示,H5型禽流感病毒对更广泛人群构成的风险仍然“较低”。

北京《人民日报》客户端报道,“禽流感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在禽类中,其传播途径多样,主要经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传播速度快。在人际间通常不易传播,但当病毒发生变异或人接触感染禽类时,可能出现人际传播。”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卢洪洲说。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