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央行:批发型数字瑞士法郎筑牢金融根基
苏黎世湖畔的瑞士证券交易所(SDX)内,一笔价值1.2亿瑞士法郎的代币化债券交易正在完成结算——资金端是瑞士国家银行发行的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资产端是区块链上的数字债券。这一幕正是瑞士央行数字货币项目测试的场景,而瑞士也是全球最早探索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的国家之一。
瑞士对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的探索可追溯至2021年,历经多个阶段的技术验证。与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不同,瑞士的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仅向金融机构开放,聚焦证券交易、银行间结算等高频高价值场景,其核心逻辑是:通过代币化中央银行货币,打通传统金融资产与数字资产的结算壁垒。参与银行既可在SDX平台用数字瑞士法郎结算数字债券,也能在跨境支付系统中完成多币种兑换。
值得关注的是,在测试过程中,瑞士央行宣布将央行数字货币项目试点推迟至2026年。瑞士央行表示,为确保数字瑞士法郎在未来金融交易中稳健运行,有必要延长测试周期,深入评估其在真实场景中的性能与安全性。
在技术性能层面,瑞士央行需要更多时间观测数字瑞士法郎在高频交易、复杂金融衍生品结算等场景下的响应速度与稳定性。数字瑞士法郎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虽具备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区块链的可扩展性一直是难题。随着参与交易的金融机构增多、交易规模扩大,系统能否高效处理海量交易数据,避免出现交易拥堵、延迟确认等状况,是瑞士央行重点关注的技术指标。例如,在证券市场中,一笔大额债券的发行往往伴随着瞬间大量的交易指令,数字瑞士法郎需确保在这种极端情况下,结算流程依旧能顺畅、快速执行,保障交易双方的权益。
安全性更是重中之重。金融交易涉及巨额资金流转,任何安全漏洞都可能引发严重后果。因此,瑞士央行需全面审视数字瑞士法郎在抵御网络攻击、防范数据泄露、保障用户隐私等方面的表现,通过反复测试完善安全机制。
接下来,瑞士央行计划进一步扩大参与机构范围,通过引入更多类型的金融机构,收集更广泛的市场反馈,完善数字瑞士法郎的设计与运行机制,为未来可能的正式发行筑牢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