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税施压下 各国能否保持定力?

发布日期:2025-07-10 09:13:31来源:欧洲时报网作者:
美国的单边主义做法引发世界多国反对,专家认为,此举既暴露特朗普政府当下的谈判困境,也延续其极限施压的博弈逻辑。

美国的单边主义滥施关税做法引发世界多国反对,专家认为,此举既暴露特朗普政府当下的谈判困境,也延续其极限施压的博弈逻辑。在未来20天里,美方会不会实质启动差别化关税惩罚,相关国家如何应对,已达成原则性框架协议的国家后续谈判走向如何,都值得关注。

“各国在核心利益议题上保持定力”

上海《新民晚报》报道,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美洲研究室副主任柯静表示,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泰国、南非、德国、巴西等多国已表示,美方关税做法“令人遗憾”“不合理”“不负责”。这些国家的表态在国际和国内同时传递一个信号:本国并未接受美方的施压框架,也并不认同其合法性。这种表态具有一定的政治克制与现实考量,在表达不满的同时,为继续谈判保留空间,避免激化矛盾。

“回顾此前谈判进程可以看出,各国在核心利益议题上保持了较强的战略定力,并未因威胁而轻易让步。”柯静表示,日本坚持其农业保护红线,印度在转基因作物进口、农产品市场准入等问题上也没有明显让步。“所谓‘继续谈判’,更多是为了赢得时间、维持局面,而非对美方条件的实质接纳。”

“不确定性”危害国际体系

美方将“对等关税”暂缓期延长至8月1日,接下来的关税谈判有哪些看点?柯静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看特朗普政府如何实施差异化关税。美方的威胁究竟停留在口头还是有实质行动?相关国家如何反制?这些将直接影响谈判走势与市场情绪。

第二,各国如何在避免正面冲突的同时,稳住本国产业利益、争取缓冲空间,或借助区域合作与多边机制形成外部支撑,将成为关键议题。

第三,当延长的暂缓期再度到期,如果依然没有取得突破,特朗普会继续延期还是关税加码以强化施压姿态?这将对市场与外交局势造成突发冲击,值得各方高度警惕与预判应对。

第四,此前已达成原则性框架协议的国家,后续谈判走向如何,同样需要关注。

当被问及致各国信函是否为“最终报价”时,特朗普说:“我会说是最终(报价),但如果他们提出其他报价,而且我喜欢,我们就会接受。”

事实上,贸易谈判至今,美方的“对等关税”政策多次生变,充满不确定性。柯静指出,所谓“最终报价”并非建立在稳定规则或谈判程序基础之上,而是一种随意的临时性喊价策略。“面对这样的特朗普政府,以及他‘规则由我定’的交易逻辑,沟通成本显著上升,协商空间愈发模糊,不仅难以建立起稳定的政策预期,也难以展开基于规则的理性决策与制度性谈判,使得当前国际经贸体系本就岌岌可危的基本信任与秩序更加脆弱。”

录音曝光 特朗普扬言轰炸莫斯科

特朗普8日表示,已批准向乌克兰运送更多防御性武器,并考虑进一步对俄罗斯实施制裁。

新华社报道,他同时称,对俄罗斯总统普京“很不满意”。特朗普当天在白宫举行的内阁会议上说,普京说过很多,“态度一直非常好”,但结果“毫无意义”。

就在特朗普对俄罗斯怨念连连之际,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8日爆料称,根据该媒体获得的一段音频,特朗普去年在一次私人捐赠者聚会上透露,他曾威胁俄总统普京说,如果俄军进攻乌克兰,美国将“轰炸莫斯科”作为报复,试图以此威慑俄罗斯。

“我对普京说,如果你进攻乌克兰,我就轰炸莫斯科,我告诉你,我别无选择。普京说他不信,但我觉得他有10%信了我。”特朗普说。

上述言论是在2024年特朗普为竞选连任时,在纽约和佛罗里达举行的筹款活动中发表的,并被录音保存了下来。

这些录音此前未公开过,被几名美国记者获取后,在他们合著的新书《2024:特朗普如何夺回白宫,民主党如何失去美国》中部分披露。

去年10月21日,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称,特朗普透露他在任美国总统时,曾告诉普京“如果你对乌克兰下手我会狠狠地打击你,你甚至不会相信我会袭击莫斯科市中心”。

特朗普竞选总统期间一再表示,如果他2020年那时继续当选美国总统,俄乌冲突就不会发生,并多次放话当选后“24小时内解决俄乌冲突”。但如今半年过去,特朗普也未能成功解决俄乌冲突。

近日,特朗普政府“对乌军援”态度发生转变。美国Axios新闻网8日披露,特朗普承诺立即向乌提供10枚“爱国者”防空导弹,比原定交付数量少了20枚。

特朗普当地时间7日晚在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会晤中对记者说,“我们必须向乌克兰提供更多武器,防御性武器,他们必须自卫。”五角大楼也发表声明称,“应特朗普总统指示,国防部将向乌克兰提供更多防御性武器,以确保乌克兰能够自卫,同时我们努力实现持久和平。”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