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威胁对铜和药品征高关税 分析人士:典型的“特朗普式夸张”
继延长“对等关税”暂缓期至8月1日后,美国总统特朗普8日称,这一日期“不会再变”。他还称,美国计划对进口铜、药品等征收高关税。
欧盟官员批特朗普缺乏诚意
香港中通社报道,特朗普8日在社交媒体发文称:“根据昨天发给各国的信函,以及今明两天和接下来一段时间内将要发送的信函,关税将于2025年8月1日开始实施。”他强调:“这一日期没有变化,以后也不会变!”
特朗普当日在白宫召开内阁会议时开放媒体采访,他表示将对所有进口到美国的铜征收50%的新关税,但没有透露生效具体时间。他还称希望提高对电动车、军事硬件、电网和许多消费品至关重要的美国金属产量。
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报道,内阁会议结束后,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说,商务部已完成对铜进口状况的调查,他预计新关税“可能在7月底或8月1日实施”。
特朗普还说,美国政府正打算对药品、半导体以及其他多个特定行业征收新的关税,并举例说,可能会对外国制造的药品征收高达200%的新关税。但他表示,这一新关税可能不会在短期内生效,目的是给制药企业迁到美国留出一定时间。
特朗普还称,计划对进口半导体征关税,但未透露征税时间。
另外,特朗普说,美国与欧盟和中国的贸易谈判进展顺利,并表示他“可能”会在两天内告知欧盟对美国出口的预期税率。
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贝恩德·朗格于9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新闻发布会时表示,当前欧盟与美国的贸易争端仍聚焦于钢铁、汽车、铜及可能涉及的制药产品等具体行业的关税问题。
朗格指出,欧盟主要出口药品、汽车和机械设备,因此亟需与美方尽快达成协议,明确最终结果与决定。然而,他强调,美方至今未承诺降低关税,也未接受欧盟提出的“冻结条款”,即在最终协议出台前不实施新的贸易限制措施。为应对潜在风险,欧盟已准备好反制措施,第一阶段计划于7月14日自动生效。
朗格批评特朗普政府在谈判中缺乏足够诚意,传递的更多是“权力的语言”而非“伙伴关系的语言”。他呼吁重建真正的伙伴关系,推动尊重多边贸易体系的全球合作格局。
铜价飙升至新高
外界认为,特朗普之所以把矛头指向铜,主要源于后者在多个关键行业中的不可替代性。
上海《解放日报》报道,铜不仅是一种金属资源,也是一种战略性工业基础材料,广泛用于电子、建筑、国防和航天工业等领域,被美国政府视为“对国家安全、经济实力和工业韧性至关重要”。
8日下午,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团旗下金属交易所的铜期货价格上涨11%,至每磅5.58美元。纽约商品交易所铜期货价格一度上涨17%,收于每磅5.69美元,创1968年以来最大单日涨幅与历史新高。美国金融分析师称,这是自21世纪00年代以来最具破坏性的铜市新闻之一。50%的关税数字高于预期。制造业企业不得不囤积库存,以规避成本上升风险。
从供应结构看,美国缺乏足够的铜精炼能力或冶炼厂,高度依赖进口精炼铜。智利、加拿大和墨西哥是目前美国最大的三个精炼铜供应国。
对此,加拿大矿业协会主席格拉顿警告称,如此高额的关税税率将“损害美国制造业”。智利贸易部发布声明,呼吁美方避免采取“可能破坏全球市场稳定”的单边举措。
跨国药企股价普遍下跌
此外,分析人士指出,200%的药品关税是史无前例的,可能对美国患者和医保体系造成严重冲击。美国约有70%的药品原料依赖从印度、中国和欧洲进口。加税不仅会推高患者用药成本,还将加重医保负担,并可能引发国际报复措施。当天,受关税威胁影响,辉瑞、诺华、梯瓦等跨国药企盘后股价普遍下跌。
财联社报道,许多制药公司对此表示反对,并警告称,这些关税可能会推高成本,阻碍在美国的投资,扰乱药品供应链,使患者面临风险。
欧盟委员会对药品关税计划持严重保留意见,暗示若美方实施,欧方将通过世界贸易组织提起诉讼。
分析人士:典型的“特朗普式夸张”
自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美国已基于“国家安全调查”对汽车和钢铝征收高额关税,目前尚在进行调查的进口商品包括药品、铜、木材、芯片、航空航天和消费电子产品等。尽管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尚未转化为政策,但被视为清晰信号,受到全球密切关注。
上海一财网报道,北京广问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管健表示,自从本届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已经开启多起232调查,其难题在于该类232调查不仅针对产品本身,还针对衍生品采取232措施,“衍生品可就多了,以钢铁和铝产品的衍生品为例。随随便便就可以把主要产品都囊括进来。”
譬如,在6月12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将自6月23日起对多种钢制家用电器加征关税,包括洗碗机、洗衣机和冰箱等“钢铁衍生产品”。
根据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发布的通知,此次关税调整将8大类家用电器及相关产品新增为“钢铁衍生产品”,统一适用50%的税率。征税金额将根据各类产品中所含钢铁组件的价值进行核算。BIS解释该关税计算方法,即基于每种产品的钢铁含量价值进行评估。例如,若一台洗碗机的总价值为1000美元,其中钢铁部件(如内部框架或外壳)的价值为200美元,所需征收的关税为200美元的50%,即100美元。
“也就是针对该类产品的钢铁成本进行征税。”管健表示,虽然此前世贸组织裁定美232关税措施违反世贸规则,但在法院程序里,国家安全这类事由的确不太容易触碰。
英国《金融时报》分析指出,美国对这些关键行业进行的调查,将加剧该国贸易伙伴的不确定性,他们已在苦苦挣扎着试图通过谈判保护自己免受特朗普广泛“对等关税”的影响。
有评论称,从7日向14国发出加征关税的信函,到8日预告将对铜、药品征收关税,特朗普本周密集重拾“强硬”的贸易语言,与此前数周的“克制”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这标志着其正将主要议程从“大而美”法案转向关税贸易领域,并在贸易议题上重回“高压姿态”。不过,也有分析人士指出,这是典型的“特朗普式夸张”。虽然他屡屡抛出惊人关税数据,但投资者早已习惯其谈判策略,市场反应已不像以前那样强烈。
外界注意到,8日,美国股市经历今年最沉闷的交易日之一。标普500指数收盘下跌0.07%,维持在4日休市前的水平;纳指收涨0.03%。
“随着(特朗普)政府不断表现出灵活变通的意愿,且在最后期限上不再严格,关税威胁正在减弱。他们恐怕也意识到这些关税对经济不利、对美国不利。”美国Banrion资本管理公司首席执行官沙娜·西塞尔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