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急修内功 外部制约难以消除

发布日期:2025-07-09 10:02:29来源:国际商报作者:张博
分析指出,在财政货币协同宽松的推动下,韩国经济显现复苏动能,但增长预期下调与债务风险攀升凸显复苏基础的脆弱性。

韩国新任总统李在明于6月4日宣誓就职后,随即签署行政命令成立“紧急经济应对小组”,释放出聚焦经济复苏的明确信号。分析指出,在财政货币协同宽松的推动下,韩国经济显现复苏动能,但增长预期下调与债务风险攀升凸显复苏基础的脆弱性。

商务部研究院学者王清晨向国际商报记者指出,成立“紧急经济应对小组”这一举措“充分体现出李在明将恢复民生与振兴经济作为施政首要任务的坚定决心”。6月19日,韩国国务会议审议通过20.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053亿元)的补充预算案,使政府总支出突破700万亿韩元。王清晨表示,扩大政府开支是韩国政府振兴经济的主要手段之一,此外韩国政府还推出了向全民发放消费补贴等直接刺激政策。“随着一系列经济提振措施的集中出台,韩国经济在今年下半年较大可能呈现复苏势头。”王清晨强调。

货币政策层面,韩国央行自2024年10月开启降息周期以来,已连续四次降息至2.5%。韩国央行行长李昌镛7月1日强调,当前仍处于宽松政策周期,将密切关注金融市场稳定。高盛集团的分析报告指出,韩国央行推行的宽松货币政策有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财政政策的效能缺口,预计2025年年底政策利率可能进一步降至2.25%。

政策协同效应推动资本市场率先反应,韩国KOSPI指数6月下旬突破3000点,创两年半以来新高,反映市场对财政刺激持续加码的预期。但实体经济数据显露出压力:韩国央行早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韩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意外出现0.2%的环比萎缩。韩国开发研究院(KDI)在5月16日发布的经济展望报告中将韩国全年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0.8%,这是韩国权威智库首次作出增速跌破1%的预测。

与此同时,韩国政府6月23日向国会提交的二次追加预算案显示,因年内两次追加预算,国家债务占GDP比重预计2026年突破50%,较此前规划的2028年提前两年。王清晨亦提醒,增加政府预算效果尚待评估,“也要考虑到,一旦增长效果不及预期,伴随政府赤字增加、财政转圜空间变小,韩国经济恐仍面临较大压力”。

展望下半年,韩国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仍需时间检验,全球需求复苏节奏及债务风险演变等变量同样影响着韩国下半年经济走势。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