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重返核能之路前景几何?

发布日期:2025-07-03 14:49:39来源:光明日报作者:
近年来,由于欧洲能源危机,意大利政府在核能政策方面出现转向,并于日前正式宣布加入“欧洲核联盟”。

近年来,由于欧洲能源危机,意大利政府在核能政策方面出现转向,并于日前正式宣布加入“欧洲核联盟”。

北京《光明日报》报道,意大利环境和能源安全部长弗拉廷表示,意大利将与其他国家一道,推动欧洲发展核能技术,以对可再生能源形成补充并保障能源安全,同时强调“这是符合意大利政府能源政策选择的决定”。

从弃核到重启

“欧洲核联盟”由法国于2023年主导发起,旨在联合对核能开发与利用持支持态度的欧盟成员国,在欧盟层面维护核能在绿色转型中的地位。联盟初创时包含法国、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捷克、匈牙利、荷兰、罗马尼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瑞典、比利时共11个欧盟成员国。6月16日,意大利在卢森堡举行的欧盟能源理事会上正式转为联盟成员,此前仅以观察员身份参与。

自20世纪60年代起,意大利共计运行过4座核电站,是最早发展核电的欧洲国家之一。然而,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出现严重事故后,意大利民众对核电的安全性产生强烈质疑。1987年,意大利通过全民公投决定逐步废止核电,政府随后陆续关闭了所有核电机组。此后几十年,核电一直被排除在意大利能源版图之外,使意大利成为少数彻底放弃核电的西方工业国之一。

然而,2022年10月梅洛尼政府上台后,意大利官方核能政策开始明显转向,主要原因是欧洲能源危机暴露出意大利对进口天然气的高度依赖。意大利约75%的能源依赖进口,尤其在电力上大量依赖进口天然气发电和从邻国购电。俄乌冲突导致天然气价格暴涨,推高居民用电成本,使意大利意识到实现能源自主的重要性。重启核电的支持者认为,在风电、光伏发电占很高比例的未来电网中,核电能够提供可靠的基荷电力,有助于稳定电力供应、平抑价格、保障工业竞争力。意大利总理梅洛尼本人也在国际场合表态称,她支持将核能作为摆脱化石燃料的方案之一,并强调这符合意大利实现气候目标和维护能源安全的双重需求。此外,执政联盟中的意大利兄弟党、联盟党,以及中间派行动党均支持重新发展核电,为政府推动核能政策奠定了政治基础。

在上述背景下,意大利政府近两年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为核能回归铺路。2023年5月,意大利众议院表决通过一项动议,敦促政府将核能纳入国家能源结构,以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2023年9月,政府设立“可持续核能全国平台”,会集工业、学术和行政部门代表,评估核能重启的时间表和产业链机遇。2024年7月1日,意大利向欧盟提交了修订后的《国家综合能源与气候计划》,内容中首次加入了核电规划,即到2050年可能建设装机容量达8吉瓦的核电机组,发电量占国内电力供应的10%以上。若进展顺利,这一比例还有望提高至20%至22%。

今年2月28日,意大利政府再次迈出关键一步:部长会议批准了《可持续核能》授权法案,明确政府将通过立法为重启核电设立法规框架。根据法案,政府将制定国家核能计划,把“可持续的裂变核能和聚变核能”纳入意大利能源组合,并从经济、社会、环境各方面为核电重启奠定基础。弗拉廷在法案通过后表示:“通过发展最新一代核能,我们将在实现低碳化目标的同时,完全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意大利已经做好迎接未来挑战的准备。”该授权法案提交议会后,有望在执政联盟支持下顺利通过,为意大利未来10年的核电项目提供法律支撑。

内部分歧与欧盟博弈

意大利核能政策的重启并非毫无阻力。在国内,环保组织与反对派强烈质疑核电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包括世界自然基金会意大利分会、绿色和平组织等在内的多个环保组织联合成立了“100%可再生网络”,公开反对政府的核电计划。他们在今年2月政府通过核能法案后立即发表声明,称将宝贵的时间和资金投入核电是完全错误的。世界自然基金会意大利分会主席多娜泰拉·比安奇指出,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核电发电成本是太阳能和风能的三倍以上,同时核电还会产生大量放射性废料,并存在发生严重事故的隐患,因此不具备可持续性。环保人士主张,意大利应该走纯可再生能源路线,通过大力发展光伏、风电等间歇性能源,配合水电、生物质、地热等稳定可再生能源,辅以储能、智能电网和电力季节调节等措施,以有效解决当前的能源问题。

环保阵营还质疑政府重启核电的实际可操作性,指出意大利不具备核燃料原料和完整的工业链,依赖进口铀燃料将使“能源独立”成为空谈。在政治层面,尽管执政联盟拥有议会多数,但主要反对派意大利民主党和五星运动党仍借核电议题向政府施压,其中五星运动党党首孔特多次抨击政府的核计划,称其“昂贵且不切实际”,要求把重点放在可再生能源和能源利用效率上。

在欧盟层面,围绕欧盟气候资金是否应支持核能,各成员国立场不一。法国、意大利等“挺核”国家希望欧盟将核电纳入清洁能源资助计划,确保核电项目有资格获取欧盟拨款或优惠贷款。但在以德国、奥地利为代表的部分国家,反对核能的民意汹涌。德国于2023年4月关闭了最后三座核电机组,彻底告别核电。德国总理默茨还明确表态“不会重启传统核电站”,未来将着重发展可再生能源与储能技术。这一立场与法国、意大利等截然不同,也使欧盟内部难以就核电形成统一政策。这意味着,意大利发展核电虽然在“欧洲核联盟”中得到伙伴国家支持,但在更广泛的欧盟层面仍将面临制度性障碍和舆论压力。

核能复兴的未来图景

意大利正式加入“欧洲核联盟”,表明了梅洛尼政府在核能问题上的坚决态度,但意大利的核能之路依然充满不确定性,需要在立法、社会和欧盟协调三方面克服挑战,方能实现核能复兴的愿景。

在立法层面,《可持续核能》授权法案即使在议会获得通过,也只是迈出发展核能的第一步。梅洛尼政府需在后续12个月内制定一系列细则法令,涵盖反应堆选型、选址审批、监管机构组建、辐射防护标准制定、废料处置规划等诸多环节,这需要高度的专业性和跨部门协调能力。意大利已阔别核电数十年,相关法律和监管体系几乎要从零搭建,立法过程中如何借鉴优秀案例、赢得公众信任,将考验政府能力。此外,一旦具体项目开始推进,不排除反对派会通过诉诸法律、发起全民公投等手段加以阻挠。在意大利政治体制下,涉及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时,往往需要进行全民公投。因此,政府在法律设计上需严格谨慎,防范因法律漏洞导致的项目流产风险。

在社会接受度方面,如何重建公众对核能的信心至关重要。目前仍有相当数量的意大利民众对核能持怀疑态度,要扭转这一状况非一朝一夕之功。政府和企业需要通过信息公开和科普教育,让公众了解核电技术和安全性的最新发展。同时,培养新一代核工程人才也是提高社会信心的步骤之一。《可持续核能》授权法案提出要推动核工程教育,近年来已有相当数量的意大利学生赴法国、美国攻读核工程专业。若能通过国际合作,培养一批本国青年核专家,让民众看到,是专业人才在掌控核安全,将有助于改变“意大利人玩不转核电”的刻板印象。公众舆论的转变还取决于实际行动的进展,一旦首批示范项目能够按期、安全、透明地推进,展示经济效益,社会接受度有望逐渐提高。

在欧盟内部协调方面,意大利需要在核能议题上积极发挥外交作用。一方面,通过“欧洲核联盟”这个平台,联络挺核国家形成合力,在欧盟政策讨论中发出有分量的声音,争取更多欧盟资源向核能倾斜;另一方面,意大利也需顾及欧盟内部的不同声音。对于坚持反核的国家,意大利可通过加强信息通报和安全保障、共享环境监测数据等措施缓解其担忧。还有专家建议,在欧盟层面,意大利或可倡议建立核能对话机制,邀请各成员国就核安全、废料管理、事故应对预案等展开技术讨论,降低政治对立情绪。只有在欧盟整体框架下处理好这些问题,意大利的核电复兴才能得到周边国家的理解与支持。

若核电项目顺利推进,意大利将有望在本世纪30年代中后期实现核电机组并网,有效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助力减碳并推动制造业创新。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