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尼亚大选凸显外交路线之争
罗马尼亚选举机构5月5日公布的计票结果显示,没有候选人在首轮投票中获得超半数选票,得票率居前两位的罗马尼亚人团结联盟党主席乔治·西米翁和独立候选人、布加勒斯特市长尼库绍尔·达恩将进入5月18日举行的第二轮投票。罗马尼亚这场大选可能对其外交政策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受到美国和欧盟的高度关注。
罗马尼亚4日重新举行总统选举投票,共11名候选人参选。5日公布的计票结果显示,西米翁和达恩分别以40.96%和20.99%的得票率位居前两位,罗马尼亚前进选举联盟候选人安东内斯库得票率为20.07%,位列第三。西米翁4日晚表示,在首轮投票中取得的结果“非同寻常”,他向选民表示感谢。达恩5日说,第二轮投票将“充满挑战”,但他表示乐观。
法新社报道,对于达恩来说,这场选战的核心议题非常明确,那就是要击败“孤立主义”候选人西米翁,以保持罗马尼亚“亲西方”的发展路线。这场选战对罗马尼亚具有特殊战略意义。作为乌克兰的邻国和黑海沿岸国家,该国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在北约体系中的战略价值显著提升。
当前欧盟正面临极右翼势力二战以来最强势的扩张态势。若西米翁胜选,将进一步加强“孤立主义”阵容——该阵营已集结了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斯洛伐克总理菲佐以及意大利总理梅洛尼等代表人物。
法国极右翼领袖勒庞在社交媒体X上发文嘲讽道:“罗马尼亚刚给冯德莱恩送去一记漂亮的回旋镖。”这番言论暗指欧盟涉嫌干预罗马尼亚去年11月24日举行的大选,当时民族主义候选人卡林·乔治斯库意外领先。
佛罗伦萨大学政治学家索雷娜·索阿雷(Sorina Soare)分析指出,此次选举反映了“保守与传统选民”激增,他们渴望与传统政党彻底切割。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与西米翁结盟的乔治斯库,其民粹主义论调与美国副总统万斯等人关于“欧洲言论自由倒退”的说法如出一辙。
西米翁在竞选期间宣称,若当选将推动欧盟的“西米翁化”改革,效仿其政治偶像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影响欧盟决策的模式。不过“欧洲保守派和改革主义者联盟”(ECR)副主席强调:“改革欧盟不等于脱离欧盟”,他们捍卫“多元化和主权国家”理念,反对布鲁塞尔“僵化的官僚主义”。
西米翁“恢复罗马尼亚人尊严”的竞选口号,尤其打动经常感到受歧视的海外侨民群体——该群体中有60%将选票投给了他。
西米翁明确表态不会退出北约,并强调:“我是唯一能确保美军继续驻守罗马尼亚的候选人。”目前该国境内驻扎着超过1700名美军士兵。值得注意的是,他自称与特朗普政府保持着特殊联系。
尽管西米翁在5月4日将俄罗斯总统普京称为“血腥的独裁者”,但他同时反对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
西米翁此前曾公开主张乌克兰和摩尔多瓦的部分领土应归还给罗马尼亚,这一立场导致他被两国列入禁止入境名单。对此他回应称:“只有当这些国家尊重境内罗马尼亚族裔的权益后,我才会考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