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滥施关税祸乱世界经贸格局

发布日期:2025-04-30 00:00:00来源:国际商报作者:陈曦
连月来,美国特朗普政府滥施关税导致地缘经济对抗加剧、贸易限制措施升级、政策不确定性飙升,全球贸易体系正面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峻的挑战,并引致更广泛的金融市场剧烈动荡、财政状况持续恶化、宏观经济加速下行等负面溢出效应。

连月来,美国特朗普政府滥施关税导致地缘经济对抗加剧、贸易限制措施升级、政策不确定性飙升,全球贸易体系正面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峻的挑战,并引致更广泛的金融市场剧烈动荡、财政状况持续恶化、宏观经济加速下行等负面溢出效应。  

在国际贸易层面,美国关税风暴令全球贸易前景急剧恶化。世界贸易组织4月16日发布的《全球贸易展望和统计》报告指出,2024年全球贸易表现强劲,全球商品贸易出口额24.4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全球服务贸易出口额8.69万亿美元、同比增长9%,而迄今美国实施的关税措施,将造成2025年全球商品贸易额下降0.2%,比年初的增长预期低近3%;如果“对等关税”得以落实,将导致全球商品贸易额额外再下降0.6%;如果贸易保护措施扩大,将导致全球商品贸易额再进一步下降0.8%;尽管服务贸易不受此次关税影响,但政策不确定性可能会抑制依赖全球互联互通的服务业投资,最终损害服务贸易,目前预测全球服务贸易额在2025年将增长4.0%,远低于5.1%的基准情境预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22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预计,2025年全球贸易增速将放缓至1.7%。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每周更新的全球商品贸易额季度增长率预测值也已断崖式下调至2%以下。  

其他贸易相关数据表现同样十分悲观。至2025年4月,全球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月度指数以接近90度角直线的涨势达到603.08的历史最高水平。作为影响全球贸易和投资决策的关键指标,其将导致企业推迟或缩减投资,从而进一步减少贸易流量、限制国际竞争带来的生产力提升。此外,主要出口国采购经理人指数的子指标新出口订单已跌破50%荣枯线;作为国际航运和贸易动态重要晴雨表的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下降了40%;大宗商品市场包括原油和天然气等能源、玉米和小麦等谷物、可可和咖啡等饮品、锂和镍等关键能源转型矿物、工业金属价格均出现大幅震荡,其中布伦特原油价格一度跌至每桶60美元、美国原油基准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价格一度跌至每桶57美元,为新冠疫情以来最低水平。过去十余年间不断展开的世界贸易转型和全球价值链重构,在美国滥施关税冲击下正加速转变,衰退正在通过全球供应链蔓延。  

在国际金融层面,美国滥施关税迅速转化为剧烈的全球性金融动荡,其已引发全球股市剧烈震荡、核心主权债券市场收益率大幅波动、新兴市场货币贬值、隐含汇率波动率持续上升、公司债券利差不断扩大。至2025年4月,金融恐慌指数(基于标准普尔500指数期权衡量美国股市30天预期波动率)达到继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和2020年新冠疫情峰值之后的历史第三高水平。此外,作为传统避险资产黄金的国际金价一度飙升至3500美元/盎司关口;名义广义美元指数从年初的130跌至125(2006年1月=100);美国国债“期限溢价”(长期债券收益率超过短期债券收益率的幅度)飙升至30个基点以上,即债券持有人预期从长期贷款中获得更高的补偿金额,其给全球利率带来严峻上行压力。发展中经济体尤其是最紧密融入全球价值链的亚洲发展中经济体,更容易受到全球金融动荡的影响。投资者基于避险需求,会把金融资源向更稳定或更安全的资产和市场集中——无一例外被认为处于发达经济体,已引发众多发展中国家大规模资本外流、股市大幅下跌,从而进一步加剧资本失衡和错配。尽管金融市场波动可能会促使部分资金加速流向新兴市场资产,但在系统性不确定、贸易紧张局势和需求放缓背景下,短期投机只会进一步加剧金融稳定风险。  

在国际财政层面,美国滥施关税及其所带来的紧缩前景和不确定性极大挤压了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本已有限的财政空间,从而加剧债务可持续性等财政压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4月21日发布的《财政监测报告》指出,2024年全球财政状况持续恶化,全球财政赤字增加了1%、达到GDP的5.1%,公共债务增加了1%、达到GDP的92.3%;目前,53%的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和23%的新兴市场面临高债务困境风险或已陷入债务困境;预计2025年全球公共债务将达到GDP的95.1%,到2030年将接近GDP的100%,超过四分之一的国家(占全球经济总量三分之二)的基本赤字将高于债务稳定警戒线。雪上加霜的是,当前美国滥施关税带来的通胀上升压力,导致美联储在放松货币政策方面采取了更为谨慎的态度,此前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到2025年年底将累计降息100个基点的预期正在被修正。而美国货币政策长期紧缩的前景,以及主要发达经济体政府债券收益率异常高企,都意味着发展中国家主权利差扩大和融资机会收紧,而不断上升的主权借贷成本和持续紧缩的融资条件又导致国内借贷成本上升和国内需求的进一步抑制,宝贵的财政资源也将越来越多从关键公共支出中抽离出来用于支付沉重的债务本金和利息,债务脆弱性必然进一步显著加剧。  

在国际宏观经济层面,美国滥施关税导致经济预期明显转向更悲观的立场。至2025年4月,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史无前例逼近500的历史高值(1997-2014年平均值=100)。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4月16日发布的《2025年贸易与发展展望》估计,2025年全球GDP将仅增长2.3%,低于2.5%的标志全球经济衰退的警戒线。世界贸易组织《全球贸易展望和统计》报告按市场汇率估算,2025年全球GDP将增长2.2%,比年初的增长预期低近0.6%;从长期来看,到2040年全球实际GDP将下降7%,其中低收入经济体损失将超过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估计,全球GDP增长率将从2024年的3.3%降至2025年的2.8%,比1月预测值下调0.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全球金融稳定报告》根据风险增长模型计算,2025年全球GDP有5%的可能性跌破0.4%。除经济增长前景急剧恶化,对于经济脆弱性较高的广大发展中国家,还必然面临经常账户恶化、外汇储备下降、汇率和价格承压以及消费和投资下降等一系列更严重的宏观经济后果。  

特朗普第二任期刚届百日,美国滥施关税已导致全球贸易、供应链、投资、金融、财政、宏观经济以及劳动力和技术流动的急剧恶化。在经济领域之外,美国滥施关税还导致世界各国两极分化和社会动荡加剧,低收入和脆弱国家人民生存生计和健康状况恶化,应对气候变化和公共卫生危机等国际合作挑战更加严峻,从而极大阻碍了全球向更和平、更包容、更绿色、更具韧性的可持续发展进程迈进。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