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中美博弈下西班牙不必“选边站”
中美贸易战持续升温,全球经济格局悄然生变。在这一关键时刻,西班牙首相佩德罗·桑切斯(Pedro Sánchez)访问中国,引发外界关注。在大国博弈的浪潮中,西班牙究竟该优先与谁“结盟”?近日,西班牙皇家埃尔卡诺研究所(El RealInstituto Elcano)的国际政治经济研究员米格尔·奥特罗(Miguel Otero)接受西媒采访,深入解析当前西班局势及西班牙的外交抉择。
据西班牙天线3台报道,在全球经济高度紧张的背景下,美国总统特朗普掀起的关税战仍波澜不断,尤其对欧洲各国构成复杂影响。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近期对中国的访问,成为解读当下外交走向的重要信号。但西班牙应优先选择谁作为“最好的朋友”?是传统盟友美国,还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对此,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专家米格尔·奥特罗表示:“这并不是‘选边站’的问题。西班牙‘最好的朋友’是欧盟这个‘大家庭’以及其中的盟友,我们应同时维持与中美良好的关系。”
中国:巨大市场与合作潜力
奥特罗强调中国的重要性:“中国是我们最大的进口来源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增长显著,未来前景广阔。”2024年,西班牙自中国进口总额达451.74亿欧元,远超出口额(仅74.67亿欧元)。这种不平衡,也促使西班牙希望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增加对西班牙商品与服务的需求。
对于桑切斯访华,奥特罗分析表示,这次访问早在去年就已安排,背后原因深远。
“首先,今年是中西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二十周年,这是国家层面的长期战略。其次,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可能将在今年下半年访问中国,此行也为这次王室访问铺路。”
奥特罗指出,尽管当前正值美中关税摩擦加剧,有人质疑此次访问时机是否合适,但他认为“恰恰相反”,并直言:“现今任何一位世界领导人都会希望与习近平主席有两个小时的会谈。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正与美国展开一场影响全球的关税战,西班牙作为欧盟成员国,必须积极参与并维护自身利益。”
电动车之争:欧洲的机会与博弈
在电动车领域,中欧之间的政策博弈尤为典型。2024年9月,欧盟决定对中国电动车征收附加关税,引发中方反击,对法国白兰地加征关税。面对这一争议,作为“中国在欧洲最好的朋友”,西班牙选择在欧盟表决中“弃权”,还积极推动欧盟重新评估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的决定。2025年4月,欧盟宣布与中国达成协议,共同探讨为中国电动车设定最低价格的可能性。
奥特罗分析认为:“西班牙作为欧盟第二大汽车生产国,应抓住机会,吸引中国企业在本地建厂、创造就业,同时要求技术转让,以融入西班牙本土汽车产业链。”他强调,合作应以“共赢”为导向。
服务输出与双向投资:中国是机遇也是挑战
奥特罗还指出,西班牙在出口方面具备竞争优势,除了葡萄酒和其他食品类产品,还可以发展旅游、医疗、工程咨询等服务业领域。“未来,西班牙应扩大对华出口,并推动双边投资往来。”他建议,中国企业不仅应在欧洲生产面向欧盟市场的产品,也可吸引欧洲企业加大对华投资。
美国警告与西班牙经验
面对西方国家与中国日益紧张的经贸关系,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近期批评欧洲对华“过度接近”为“自割咽喉”。奥特罗则认为,这种看法忽略了现实:“西班牙早已习惯与中国竞争,在纺织、制鞋等传统制造业领域已经竞争了近30年。”但西班牙企业面对中国低价产品的冲击时,并没有选择加征关税,而是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内接受了中国的竞争优势,并通过提升产品附加值、打造品牌等方式展开竞争,赢得市场。他直言:“如果只是因为竞争不过就加征关税,那不仅不会激发本国产业进步,反而会造成价格上涨、技术落后。”在中美博弈愈演愈烈的当下,西班牙不必非此即彼。正如奥特罗所言:“真正理想的战略,是同时与两大经济体保持良好关系。”面对全球化下的经济与外交新挑战,平衡合作、提升产业质量和自主竞争力,将是西班牙应对未来的关键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