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贸易代表称关税政策是必要的 专家:美国长期从贸易逆差中受益

发布日期:2025-04-11 08:03:50来源:欧洲时报网作者:
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9日表示,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对于解决美国整体贸易逆差问题是“必要的”,即使会使“股市陷入低迷、盟友陷入困境”。

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9日表示,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对于解决美国整体贸易逆差问题是“必要的”,即使会使“股市陷入低迷、盟友陷入困境”。同时,美联储会议纪要显示,在美国政府政策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与会者普遍认为就业和经济增长的下行风险增加,通胀上行风险上升,同时指出经济前景存在“高度不确定性”。

美国贸易代表出席国会听证会

中新社报道,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9日就特朗普政府贸易政策出席国会众议院拨款委员会听证会。

美国贸易代表是美国首席贸易谈判官,负责执行总统的贸易政策。这是格里尔连续第二天就贸易政策出席国会听证会。他8日出席了参议院金融委员会的听证会。

格里尔在听证会上声称,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对于解决美国整体贸易逆差问题是“必要的”,即使会使“股市陷入低迷、盟友陷入困境”。

在当天的听证会上,民主党议员认为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政策会推高物价,拖累经济发展,损害美国民众利益。

民主党众议员尼尔表示,“特朗普担任总统79天就带来了永久伤害”,“发生经济衰退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美舆论质疑特朗普阵营公然操控股市牟利

新华社报道,美国股市过去数日因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而剧烈震荡。美股9日大涨前,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喊话买入,他旗下公司当天股价涨幅两倍、跑赢大盘。美国舆论质疑他本人及其“身边人”是否操纵股市、搞内幕交易以牟取暴利。

特朗普2日在白宫签署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引发美股持续暴跌。9日,他突然宣布暂停这一政策,美股应声暴涨。

就在宣布政策变化前约4小时,特朗普在他创立的“真实社交”平台上发帖,以大写英文字母写道:“这是买入的大好时机!!!DJT。”

据美联社说法,虽然特朗普有时在帖文中以自己全名的英文缩写DJT强调帖文是自己亲自所写,但DJT也代表“真实社交”平台母公司特朗普媒体科技集团的股票。该股价格9日收盘上涨22.67%,为大盘涨幅的两倍左右。特朗普在这家公司持股53%,相当于这部分财富当天暴增4.15亿美元。

“特朗普政府中谁在做空市场,然后从美国人民的痛苦中获利?”南卡罗来纳州州议会前议员巴卡里·塞勒斯在社交媒体发问。

“他喜欢这个,操控市场。”曾在白宫担任伦理道德事务律师的理查德·佩恩特说,“看到这条帖子并且买入的人都发财了。”

民主党籍联邦参议员亚当·希夫在社交媒体写道:“特朗普用变化不定的关税政策制造市场巨大波动。这些政策持续摇摆不定为内幕交易提供了危险的机会。在特朗普最新的政策转变前,他的政府里有谁提前获知了消息?是否有人买入或卖出股票、以公共利益为代价牟利?我将给白宫写信(询问),公众有知情权。”

就在两天前,《白宫风云》作者、美国知名编剧阿伦·索尔金在媒体上质疑特朗普政府是否在操纵股市。“鉴于这一政府的一贯作风,如果我们发现,华盛顿那些由我们选出的人……上周抛出了股票,甚至做空股市,我不会感到意外。”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9日在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节目中未直接回应这些质疑。

白宫发言人德赛也未正面回应美联社的提问,只声称“面对媒体无休止地散布恐慌”,特朗普“有责任确保市场及美国人的经济安全”。

美联储会议纪要:经济前景“高度不确定”

香港中通社报道,美联储9日在官网公布了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3月18日至19日的会议纪要。纪要中提到,与会者认为现有数据表明美国经济继续以稳健步伐增长,劳动力市场状况总体保持平衡,但通胀仍处于“略高”水平。在美国政府政策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与会者普遍认为就业和经济增长的下行风险增加,通胀上行风险上升,同时指出经济前景存在“高度不确定性”。

在3月的会议上,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4.25%至4.50%之间不变。点阵图显示,美联储维持了去年12月对今年2次降息的预测。

关于通胀前景,与会者判断今年通胀可能受关税上涨而上升,但此类效应的规模和持续性存在重大不确定性。部分与会者指出,特朗普政府已经公布或计划实施的关税上调幅度和范围超过了许多商业联系人的预期。还有部分与会者指出,其商业联系人已经出现成本上升或者表示计划将成本上升转嫁给消费者。

在讨论货币政策前景时,与会者指出一系列政府政策对经济前景的净效应存在高度不确定性,因此宜采取谨慎态度。多数与会者强调了这种不确定性,指出多种因素引发的通胀效应可能比预测的更持久。

与会者表示货币政策已做好应对未来发展的准备。如果通胀持续高企,可以维持更长时间的紧缩政策;如果劳动力市场状况恶化或经济活动减弱,则可以放宽政策。但部分与会者指出,如果通胀更具持续性,同时经济增长和就业前景走弱,委员会可能面临“艰难权衡”。

明尼阿波利斯联储主席卡什卡利在9日发布的文章中指出,考虑到美联储的通胀目标以及关税措施可能对短期通胀产生的推升作用,“即便面临经济走弱和失业率可能上升,降息门槛也已相应提高。”

据悉,下一次FOMC会议将于5月6日至7日举行。

德国经济学家:美国长期从贸易逆差中受益

德国经济学家吕迪格·巴赫曼近日在刊登于德国电信-在线新闻网站的专访中说,“贸易逆差可能是经济出现问题的征兆,但对美国而言,情况恰恰相反”,美国实际上受益于贸易逆差。

执教于美国印第安纳州圣母大学的巴赫曼说,世界其他国家向美国提供商品,作为交换获得美国债券。美国存在资本流入,而这些资本又反过来为商品进口提供资金,使美国能够超越自身的生产能力进行消费。

巴赫曼认为,美国实际上从贸易逆差中受益,经济学家称之为“过度特权”,这意味着美国可以持续举债,而无需全部偿还。美国长期存在的贸易逆差,意味着这些债务永远无法偿还。

巴赫曼表示,加征关税并不能推动产业回流美国。企业在选择生产基地时,不仅考虑关税因素,还包括高素质劳动力和投资环境等许多因素。美国的投资环境正变得越来越不友好,部分原因就是美国政府混乱的治理方式带来的政策不确定性。

巴赫曼说,美国加征关税将导致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甚至可能陷入衰退。目前,消费者信心和股市已经出现下滑。短期内,美国还可能面临更高的通货膨胀,因为生产成本上升,一切都会变得更昂贵、更难以制造。

巴赫曼说,即使部分产业真的回流美国,生产成本仍然会上升。毕竟,企业当初之所以选择在其他国家生产,是因为在那里生产更高效、更便宜。强行逆转这一趋势,只会让美国消费者和企业承担更高代价。

分析:关税暂缓是战术性调整

分析指出,特朗普此次关税政策的调整,核心在于区别对待,从“全面开战”到“选择性缓和”。这一策略被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称为“奖励不报复的国家”,并强调暂缓期是为谈判新贸易协定创造空间。特朗普的突然让步,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综合专家及媒体分析,大概有四个可能。

首先,金融市场的“逼宫”效应。关税政策宣布后,美国股市经历剧烈动荡,标普500指数一度暴跌近6%,创2020年以来最差表现。然而,当“暂缓关税”消息传出,市场立即强劲反弹:纳斯达克指数单日暴涨12%,标普500指数回升9.5%。分析指出,特朗普虽公开否认受市场影响,但其决策明显受到华尔街及企业巨头的压力,尤其是科技与制造业的强烈反弹。

其次,国内政治与中期选举考量。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在美国国内引发大规模抗议,多地示威者批评其加剧通胀、损害就业。共和党内部亦有分歧,部分议员担忧关税战冲击关键选区的农业与制造业利益。所以,暂缓关税可视为特朗普对国内反对声浪的妥协,同时保留对华强硬立场以巩固基本盘。

第三,“分而治之”的全球战略。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区别对待,瓦解潜在的“反美关税联盟”。例如,欧盟虽曾威胁反制,但因未实际报复而获暂缓。贝森特直言,此举是为孤立中国,并鼓励其他国家“向美国提出最佳贸易提案”。

第四,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引述三位知情人士指,美国财务部对债市走向忧虑升温,是特朗普改变关税决定的重要因素。在宣布暂缓对等关税前,贝森特直接在会议上向特朗普汇报国债被抛售,呼应同日较早时间白宫经济官员提出美国国债沽售潮加剧的警告。而向白宫顾问提出倡议的商界盟友亦留意到债市受压,并猜度关税措施或会撤回的可能性。报道亦引述两名知情人士指,特朗普在9日下午承认正密切留意债市动向。

综合上述多重因素分析,特朗普的关税暂缓并非贸易战的终结,而是战术性调整。其核心逻辑仍是通过“极限施压”迫使对手让步,同时为国内政治与市场情绪降温。

可以预见,特朗普的政策逆转虽暂缓部分国家的压力,但长期不确定性仍存在。对中国而言,125%的关税是严峻挑战,但也可能促使中国加速“内循环”与科技自主。对全球经济来说,特朗普的反覆无常,预示着未来90天将是关键谈判期,而真正的风暴,或许才刚刚开始。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