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消费者对关税战影响预期悲观
美国主导的全球关税战已打响。面对没有硝烟的战争,市场反应复杂,美国“软数据”大幅下挫,全球贸易伙伴酝酿或已然采取反制措施,市场对未来预期悲观。关于加征关税对美国消费者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全球宏观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杨子荣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称,对美国消费者的最终影响,主要取决于美加征关税的范围和幅度以及其他经济体是否会采取反制及规模大小。
从短期来看,关税尚未对美国消费领域产生强烈的冲击,但是已对美国消费者的信心产生明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美国的密歇根大学3月发布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大幅下挫,且未来预期的指数也在大幅下挫,反映了消费者对于加征关税的悲观预期;二是据密歇根大学发布,3月份消费者关于未来一年期和五年期的通胀预期飙升,可以看出美消费者对未来通胀预期非常不乐观;三是美股已经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调,纳斯达克、道琼斯工业指数和标普500的回调幅度皆超过10%。美股已正式处于回调区间,这会对消费者财富产生缩减效应。
中期来看,一是美国大幅加征关税,可能在今年额外推高美国通胀率2个百分点以上,这就意味着美国今年的CPI将接近5%。显然,美国消费者无法容忍这么高的价格涨幅,并且这种通胀不是因为需求强劲的上涨,而是外部输入型通胀,消费者的承受能力相对更弱;二是一旦通胀明显反弹,美联储可能被迫放缓降息节奏,利率将在更长时间处于“限制性”水平,美国消费者的房贷、信用卡贷款等债务将会承受较大压力。数据显示,美国的信用卡违约率已经超过新冠疫情前水平。如果继续维持这样高的利率,将增加美消费者的家庭负债压力,尤其是中低收入阶层的经济负担。
出口企业如何应对关税风暴?杨子荣建议,面临美国加征关税,中国企业将面临额外的成本负担,但是否降价销售取决于企业的产品在美国的可替代性。如果产品是美国消费者的必需品,不容易被替代,可以不降价或少降价;如果产品是可替代的,可以适度进行降价,也可以出口转内销。此外,企业也可以开拓美国以外的市场进行销售或者考虑到其他国家“出海”,但“出海”也不能盲目,需要先了解目标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营商环境,还可以采取跟随龙头企业“出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