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徽商怎么做?
2025徽商大会于3月22日在合肥开幕,不仅为海内外徽商搭建起交流合作的卓越平台,也碰撞出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智慧火花”。
创新是安徽的金字招牌!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费高云在大会开幕式上介绍,安徽集聚国家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等国之重器。去年,安徽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七位,连续13年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同时,安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体现安徽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去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了9%,居工业大省第一位。那么,新时代新徽商对此有何贡献呢?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必须更强调自主创新。”徽商企业家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院长彭寿介绍说,作为扎根安徽50多年的国家级科研院所,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在安徽打造了先进玻璃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玻璃新材料创新中心,诞生了世界最薄0.12毫米超薄触控玻璃、中国首创8.5代浮法液晶玻璃基板、世界领先30微米柔性可折叠玻璃、世界首片8.6代OLED玻璃基板等多项“中国首创、世界第一”创新成果。
“为信息显示、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关键材料支撑,掀开了‘世界玻璃看中国、中国玻璃在安徽’的创新篇章。”彭寿表示,将坚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把创新链、工程链、产业链“三链融合”模式打造成为“中国质量”品牌,把安徽先进玻璃材料打造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助力安徽成为世界新材料产业新高地。
作为国内人工智能领域的佼佼者,科大讯飞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成效显著。徽商总会执行会长、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在2025徽商大会开幕式发言中透露,科大讯飞与奇瑞合作,星火语音大模型赋能汽车语音交互和车联网服务,助力奇瑞汽车出口到涵盖英语、俄语、西班牙语等数十个语种的国家;与华为合作发布了国产算力集群“飞星一号”和“飞星二号”,并在C端为华为手机提供出海所使用的多语种技术。
“本轮通用人工智能需要集群发展和生态繁荣,徽商企业应该抱团发展。”刘庆峰表示,期待徽商企业精诚合作,围绕着通用人工智能在安徽打造更好的生态,助力通用人工智能时代徽商产业集群发展。
除了人工智能,广大徽商在商业航天这一未来产业领域也大显身手。银河航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徐鸣在开幕式发言中谈到,根据世界经济论坛会议上专家预测的最新数据,到2035年,太空经济的规模将达到1.8万亿美元。6G时代,卫星互联网成为太空基站的关键,新一代通信卫星组网正在成为全球25亿不能上网的人的解决方案,全球太空经济仍有很大开拓潜力。
“安徽是科创强省,在空天信息产业领域前瞻布局,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徐鸣表示,银河航天依托安徽的优势不断开拓创新,成功为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研制了天路一号卫星,刚回传了首批风场测量干涉图像,弥补了国内空白。同时,银河航天还与合肥产投联合成立了商业航天产业基金。
“未来银河航天会全力以赴,成为‘商业航天安徽力量’的中坚。”徐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