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三载有成

发布日期:2025-03-26 10:30:44来源:国际商报作者:李可
记者从3月25日商务部召开的扩消费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工作启动建设以来,在国际化消费环境提升、全球优质消费资源集聚、标志性商圈建设、多元化消费场景创新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记者从3月25日商务部召开的扩消费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工作启动建设以来,在国际化消费环境提升、全球优质消费资源集聚、标志性商圈建设、多元化消费场景创新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司长李刚介绍,3年多来,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与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五个城市一道,紧扣“国际”,聚焦“消费”,突出“中心”,推动培育建设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表现为四方面特点。

一是国际化消费环境不断提升。五个城市多管齐下,围绕支付、购物、交通等需求,推出便利化服务措施,打通入境消费堵点。2024年,五个城市入境外国人比上年增长约1倍,占全国的约三成;离境退税商店数量约占全国六成,离境退税销售额占全国比重超七成。上海布设外卡POS机累计达到9万台,推动建设行李寄存服务点超900个。北京支持外籍人士入境前扫码预约办卡,实现入境后在机场服务点或通信营业厅线下快速取卡。广州开通多语种公共服务热线,开设9类语种,为在穗外国人提供免费实时翻译服务。重庆打造国际友城美食街、解放碑国际消费节,推动解放碑—朝天门商圈获评入境消费友好型商圈。

二是全球优质消费资源加速集聚。五个城市积极引入国际优质商品和服务,加强品牌培育,推动消费提质升级。目前,五个城市的“中华老字号”数量占全国近三分之一,消费品进口占全国比重超过一半。上海积极发展首发经济,不久前发布了“首发上海3.0”政策,进一步优化全球新品首发环境,吸引国内外知名品牌首发首秀。北京推动商品消费与服务消费融合发展,2024年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达到58.6%,为近5年来最高。天津引入国际优质医疗资源,推动全国首家外商独资三级医院在天津落地。

三是标志性商圈建设初见成效。五个城市持续完善城市商业空间布局,推动商业设施改造升级,打造消费新高地。上海发布了商圈能级提升行动方案,“一圈一策”打造南京东路、淮海中路等标志性商圈,武康路成为中外游客的热门打卡地。广州打造广州塔广场消费新地标,推动中国第一高塔“流量”变“留量”。天津推动“小洋楼”活化利用,导入艺术策展、文化创意等业态,五大道、意风区商圈焕新升级。

四是多元化消费场景持续创新。五个城市加快推动商旅文体健融合发展,打造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激发市场新活力。上海打造五五购物节、首发上海、上海之夏等标志性活动,举办古埃及文明展、一级方程式中国大奖赛等国际高水平展览赛事。北京推动多元消费融合发展,培育街区、近山、亲水、赛事、演艺等7类消费场景。重庆依托城市特色资源,打造山城步道、云端之眼、崖壁公园、楼宇天台等“江崖街洞天”特色消费新场景。

李刚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指导五个城市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营造国际化消费场景,丰富品质化消费供给,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打造商业繁荣、市场兴旺、人民满意的城市样板。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