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税新政冲击全球市场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签署行政令,对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商品加征25%关税,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关税。美国的这一最新贸易保护措施迅速引发担忧和反对。美国媒体认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毫无意义”,并警告称这可能会以灾难告终。分析人士表示,美国对拉美一些国家挥舞关税大棒,不仅对自身不利,也破坏了全球多边贸易体系的规则。
加拿大公布对美实施报复性关税产品目录
当地时间2日,加拿大和墨西哥领导人通话讨论对美加征关税,誓要让美国也感受到关税之痛。
中国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2月2日,加拿大总理办公室表示,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和墨西哥总统辛鲍姆通电话,讨论了美国对进口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产品加征关税的问题。两国领导人同意在共同关心的领域共同努力,加强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双边关系。
此前一天,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进口自加拿大的部分产品和进口自墨西哥的全部产品征收25%的关税。特鲁多表示,作为报复措施,加拿大将对价值1550亿加元的美国产品征收25%的关税。加方还在考虑采取非关税手段进行反制。辛鲍姆同一天宣布,她已指示墨经济部对美国采取关税与非关税措施反制。
媒体分析称,加墨两国领导人的关税报复措辞可能旨在让美国也感受关税的痛苦,具体可能瞄准共和党控制州的商品,在华盛顿拥有政治影响力的行业团体商品也精准打击行列。
加拿大政府2日在其官网上发布新闻通报,公布了对美国实施报复性关税的产品目录,“我们将保护加拿大的利益,支持我们的工人和工业”。
新闻通报称,加拿大财政部长勒布朗当天公布了对从美国进口的价值300亿加元的商品征收关税的完整清单,这是加拿大对美国对加拿大商品征收不合理关税的第一阶段回应。该措施将于2月4日美国关税实施时生效。该清单包括饮料、化妆品和纸制品等产品。
加拿大政府还打算对另一份价值1250亿加元的美国进口产品征收关税。第二份清单将在未来几天公布,清单将包括乘用车、卡车和公共汽车、钢铁和铝制品、某些水果和蔬菜、航空航天产品、牛肉、猪肉、乳制品等产品。关税实施前将有21天的公众意见征询期。此外,为减轻对加拿大工人和企业的影响,加政府正在启动一项减免程序,让加拿大企业可以申请特殊减免关税。
通报称,如果美国继续对加拿大征收不合理关税,政府将考虑采取其他措施,包括非关税选择,所有选项都摆在桌面上。
《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说法报道,辛鲍姆将公布相关方案,预计将对来自美国共和党支持者较多的地区的特定美国商品征收关税,并在墨西哥国内加大力度呼吁民众购买国产商品。一名官员透露,墨西哥政府还在考虑采取“轮换报复”机制,即定期更换受报复性关税影响的美国商品。《华尔街日报》指出,这一策略将增加美国出口行业的不确定性,并产生政治影响,像是农业等受影响领域的行业团体往往会向美国国会施加游说压力。
考虑到经济规模小的多,墨西哥和加拿大报复措施无法对美国经济造成同样的影响。但两国领导人押注,报复措辞将在美国制造“政治痛感”,并最终迫使美国让步。
墨西哥前贸易高官Kenneth Smith Ramos指出。这一策略曾在2018年钢铁关税争端中奏效——当时墨西哥通过针对美国猪肉、奶酪等产品的关税最终迫使美方让步。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无疑是对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一次重大冲击,也引发了全球市场的剧烈反应。
美媒:新关税政策将带来巨大风险,或以灾难告终
美国舆论指出,美方关税措施可能会影响美国经济增长,反而伤害美国自身。
《华尔街日报》近日发表文章评论这一举措,称其为“历史上最愚蠢的贸易战”。
《华尔街日报》分析认为,特朗普对加拿大和墨西哥进行“经济攻击毫无道理”,并警告称,这一战略可能会以灾难告终。
文章认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仅会损害美国的汽车和农产品等行业,还会招致对方报复,并有损美国信誉,使其难以与其他国家签订新的协议。
文章指出,以美国汽车行业为例,这是一个高度整合的北美产业。2024年,加拿大供应了美国进口汽车零部件的近13%,而墨西哥的份额高达42%。在北美生产的一辆汽车往往会在边境来回运输六七次甚至更多,各方都从中受益。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数据,2023年,美国汽车行业为美国经济贡献了超过8090亿美元,提供了970万个直接和间接的就业机会。如果没有这种贸易,美国汽车制造商的竞争力将大幅下降。
文章引用安永首席经济学家格雷戈里·达科的分析认为,特朗普对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加征关税,以及这些国家后续对美国实施报复性关税和采取的必要反制措施,很可能导致美国202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下降1.5个百分点,2026年再下降2.1个百分点。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2日报道称,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是一场价值1.4万亿美元的“赌博”。关税是特朗普最喜欢的“经济武器”。特朗普1日签署行政令,宣布对价值约1.4万亿美元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是特朗普第一任期内加征关税商品价值的三倍多。
报道援引分析人士的话称,“这是一场巨大的赌博”,事关美国选民最关心的两件事:经济与生活成本。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的新关税政策将可能带来巨大风险,比如导致经济放缓、通胀加剧,引发股市波动,以及在“贸易战”中扼杀就业机会等。报道指出,对如此广泛的商品征收如此高的关税是一项冒险的策略。
罗申美国际会计师事务所首席经济学家布鲁苏埃拉斯表示,“美国政府正在玩火”。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玛丽·洛夫利表示,特朗普此举是“一场豪赌”。玛丽·洛夫利说,这是导致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和通货膨胀上升的“秘诀”。
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学副教授托马斯·桑普森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说,特朗普的做法将导致“双输”的贸易战,美国消费者以及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家庭都将蒙受损失。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报道,对于特朗普决定向盟友加征关税,美国参议员米奇·麦康奈尔在接受采访时称,“关税会推高一切东西的成本。换而言之,它将由美国消费者承担。我的意思是,你为什么要就此与你的盟友争吵呢?”
“美国优先”不意味“美国孤立”
分析人士表示,美国对拉美一些国家挥舞关税大棒,不仅对自身不利,也破坏了全球多边贸易体系的规则。为应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拉美国家已未雨绸缪,积极推动贸易对象多元化。
中国央视新闻报道,自今年1月以来,美国已多次使用关税大棒威胁包括哥伦比亚、墨西哥在内的拉美国家。分析指出,美国挥舞关税大棒,不仅是出于经贸层面考虑,还试图以此迫使其他国家在控制移民、打击毒品犯罪等方面作出妥协。
墨西哥美国商会发表声明,指出“‘美国优先’并不意味着‘美国孤立’”。加征关税不仅无助于解决安全、移民和贩毒等问题,反而会加剧区域经济不稳定。关税政策将导致企业与消费者成本上升、出口受阻、就业减少、通胀加剧等问题,最终损害北美地区竞争力,削弱多年来建立的紧密经贸关系。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政府针对墨西哥等拉美国家加征关税,只是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趋势的一个序曲。拉美国家追求贸易对象多元化将面临一些执行层面的困难,例如南共市与欧盟自贸协定仍需获得欧盟各国批准,拉美国家自身经济结构单一、制造业发展不足等问题也将制约其多元化战略的实际效果。
瑞士亚洲商会主席乌尔斯·卢斯滕博格对此表示,在当前背景下,拉丁美洲寻求其他选择是必然的,但对拉美来说,美国以外的贸易对象主要是欧洲和亚洲。如果拉美国家希望实现贸易对象多元化,就必须与这两个地区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因此,推动双边或区域性贸易协定是一种有效途径。
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国际关系学者马科斯·皮雷斯表示,美国政府不仅对北美地区的贸易伙伴施加关税压力,还对其他拉美国家甚至欧盟发出关税制裁威胁,这些都是强硬的单边主义做法,缺乏合作精神,对全球经济信任基础具有极大的破坏性。皮雷斯指出,对于像墨西哥这样80%出口依赖美国市场的国家来说,压力巨大,墨西哥不得不通过谈判以避免受到过大的关税冲击。
皮雷斯认为,美国保护主义的盛行对全球自由贸易体系构成了巨大威胁。在这种情况下,扩大自由贸易协议规模是维护全球多边贸易体系的关键措施。
关税措施加剧市场不安情绪
特朗普宣布多项关税措施后,进一步加剧全球市场不安情绪。亚太股市2月3日全面下跌,美国股指期货大幅走低,美元兑多国货币大幅飙升,投资者对贸易战升级担忧正在加剧。
香港中通社报道,3日,日本股市开盘后迅速下跌2.3%,澳大利亚股市则同样大跌逾2%。
台湾股市下挫最为明显,开盘下跌约4%,其中全球最大晶片制造商台积电(TSMC)重挫6%,苹果供应商富士康(Foxconn)股价暴跌8%。与此同时,美国市场亦受到重大影响。标准普尔500指数期货下跌1.7%,纳斯达克指数期货跌幅达2.5%。
由于避险需求激增,美元兑离岸人民币创下历史新高,兑墨西哥比索和加拿大元也分别升至自2022年和200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此外,加密货币市场也受波及,比特币一度大跌5.8%,至三周低点的96191.39美元。
与此同时,原油市场震荡加剧。西得克萨斯中间基原油(WTI)期货上涨2%至每桶73.97美元,而布兰特原油上涨0.8%至76.29美元。
据了解,美日两国政府计划于2月7日在华盛顿举行日本首相石破茂与特朗普的首次首脑会谈。这将是特朗普再次出任总统后的首次日美首脑会谈。鉴于特朗普宣布对中国等国加征关税,立宪民主党的冈田克也称,“应当在日美首脑会谈上主张并不希望这样”。石破茂称,“将详查是否符合美国利益、是否会给全球自由贸易造成影响”。
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财务相加藤胜信在2日在电视台节目中,就特朗普政府公布对中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高关税的总统令一事,称“非常担忧会对全球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他还表示,“必须密切关注”汇率变动和美国货币政策的动向。
“特朗普在走险棋。”香港中观研究所所长刘澜昌指出,特朗普加关税的目的,是增加联邦财政收入,造成强美元态势,稳住美国国债持有者的心理预期。但高关税最终由美国消费者和进口商承担,也必然加重美国的通货膨胀,使企业在美设厂经营成本上升,阻碍特朗普希望的制造业回流,对美国经济弊大于利。且高通胀将在医疗、教育等方面带来一系列民生问题,很可能被民主党利用,待美国人无法忍受之时,或出现社会运动,形成政治风暴。
刘澜昌直言,美国若想“再次伟大”,仍要走原先由美国提出的全球化路线,利用其科技、军事、金融优势,与国际社会合作,将比施加霸权主义、打击各国获利更多。特朗普若要使美国制造业重新崛起,也未必需要用加关税的方式,可效仿拜登政府对产业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