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交困,欧洲经济增长前景难言乐观
欧盟统计局1月30日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受法国和德国这两大欧洲主要经济体经济收缩拖累,去年第四季度欧元区经济增长停滞。分析人士指出,虽然欧洲央行将继续放松货币政策,欧盟委员会也在经济普遍疲软的情况下提出增长计划,但欧洲经济增长前景仍然低迷。
冷热不均:法德暗淡 西葡抢眼
新华社报道,经季节调整后,去年第四季度欧元区经济环比零增长,同比增长0.9%;欧盟经济环比增长0.1%,同比增长1.1%。2024年欧元区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0.7%,欧盟增长0.8%。
在经历了能源和通胀冲击之后,欧元区经济去年年初恢复增长,但年底再次停滞。
尽管欧洲消费者购买力有所恢复,但仍不足以支撑经济复苏。由于制造业库存高企、经济不确定性增加以及利率水平较高,投资仍承受压力。同时,受外部需求疲软影响,出口环境举步维艰。总体来看,相较其他主要经济体,欧洲经济疲软随处可见。
去年第四季度,法国和德国经济增长均为负,显示欧元区两大经济体前景依然黯淡。
相比之下,西班牙和葡萄牙仍保持强劲增长,目前南欧仍是欧洲经济活动的亮点。得益于欧盟恢复基金的资助,在服务业发展带动下,曾经饱受欧债危机摧残的部分南欧国家过去四年经济增速超过欧元区平均水平,预计这种趋势将在2025年得以继续。
欧洲中部地区,匈牙利2024年经济小幅增长0.6%,好于预期。匈牙利政府预计,2025年下半年该国经济增长将超过3%。同时,得益于私人消费的强劲增长,波兰2024年经济增长2.9%,实现显著反弹。波兰经济研究所专家预计,在基础设施投资加快的推动下,2025年波兰经济增长将达到3.4%。
凯投宏观首席欧元区经济学家杰克·艾伦-雷诺兹表示,欧元区经济增长停滞证明,“欧洲经济前景比大多数人想象的要更糟糕”。
美国磨刀霍霍 欧盟内外交困
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资讯广播报道,荷兰国际集团首席欧元区经济学家卡斯滕·布热斯基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作为欧元区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德国和法国同时陷入困境,将使得欧洲经济前景更加严峻。作为欧元区的两大经济引擎,德国和法国的经济产出占到欧元区经济产出的40%以上,受两国经济萎缩的影响,欧洲已连续第三年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弱的地区。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前欧洲事务编辑妮娜·桑托斯日前在接受采访时,也对法国和欧元区经济前景作出了悲观预测。她说:“从经济角度来看,法国的财政赤字已达国内生产总值的6.1%,这一数字是欧盟允许的上限的两倍多。对于其他重要国家来说,法国是一个规模庞大的债券市场。大量法国公司通过借款方式融入世界经济,因此法国经济对欧洲、美国都有着重要影响。与此同时,美国正考虑对来自法国和德国的商品加征关税,而这两个国家目前正面临政治动荡,这可能将导致新一轮欧元区危机开始,类似于2008年的那场金融危机。”
欧洲经济陷入困境,美国因素也不容忽视。在美国前总统拜登任内,美国政府通过实施《通胀削减法案》等一系列产业政策持续掏空欧洲,给欧洲国家造成产业外迁压力,减少欧洲获得关键技术和投资的机会,对欧盟工业的竞争力和投资决策都产生了重大不利影响。随着特朗普再度入主白宫,美国新政府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威胁令欧洲感到分外不安。
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分析认为,未来美国的相关政策将给欧盟进一步带来不确定性。他说:“根据目前美方的表态,美方可能会对欧洲国家普遍征收10%-20%的关税。由于美欧之间复杂的贸易关系,在实际过程中还会消耗欧洲国家更多的贸易成本。另外,由于一些欧洲国家在市场和技术上都非常依赖美国,一旦美国新政府在经贸措施上、在产权政策问题上采取一些做法,对欧洲的影响将不仅仅限于贸易成本,甚至会对国家整体经济结构带来直接影响。”
荷兰国际集团首席经济学家贝尔特·科莱恩表示,从短期来看,欧洲经济仍处于低迷状态,预计在这个冬季不会走出困境。初步迹象表明,2025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仍将为零。今年年内,国内需求可能会推动一些经济增长。
此外,欧盟当前也难觅新的经济增长引擎,正逐渐沦为“创新荒漠”。欧洲央行前行长德拉吉在欧洲竞争力报告中指出,全球50家顶尖科技公司中,仅有4家来自欧洲。
回望2008年,欧盟曾经与美国的经济规模几乎持平,但一场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海啸,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随之爆发,掀开了欧洲经济失速的序幕。
如今,全球经济格局已悄然改变,新兴经济体逐步走向世界经济舞台的中央,而欧盟国家经济发展则略显暗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