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类受追捧 观展需求更多元
据国家文物局的统计数字,全国博物馆总量超过6500家,其中民营博物馆1700多家。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与开放的创新精神,民营博物馆在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广阔版图中正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为公众带来了更为多元、丰富且富有创新性的文化体验。
“作为一个民营的文博单位,我们除了注重科技和文化的结合,也拥有更灵活的办展机制。”北京中创文旅文化产业集团副总裁王海轩表示,集团旗下品牌遇见博物馆主动地学习并引入西方成熟博物馆的先进项目,同时乐于尝试新颖独特的艺术展陈方式与教育模式,满足了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消费需求。
作为北京中创文旅文化产业集团旗下的全新文化艺术品牌,遇见博物馆在展览主题、内容和形式上体现出更多创新和灵活性,与国有博物馆“大而全”的特点形成互补,更倾向于“小而专”。
从2021年起,遇见博物馆已在北京、上海、杭州、南京、成都等地开办了多座实体场馆,3年多来已经策划了100余场展览,累计服务近400万观众。
作为文化艺术交流平台,遇见博物馆致力于与国内各大主流文化机构及世界级博物馆合作,打造“流动的世界艺术博物馆”,希望让人们不用离开本地城市,就能看到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高品质的文化内容。
民营博物馆在策展内容和文创上的创新实践,正重塑着文化传播与消费的生态。它们以独特的视角与活力四溢的创意,填补了文化市场的多元需求空白,在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追求的同时,也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成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与公众科学素养的日益提升,公众渴望获取更直观、更深入的自然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类展览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的爆火反映了人民群众对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的需求呈现出愈发迫切的态势,也凸显了当前优质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和展览供给不足的问题。
王海轩表示,去年暑假期间开办的“2亿年的地球记忆——恐龙化石特展”,是遇见博物馆第一次策划自然科学主题展,得到了观众和市场的积极反馈。
无独有偶。2024年国庆期间,保定自然博物馆竟然成为保定游客“投诉率”最高的旅游机构,而投诉原因大部分是“抢不到票”。过去一年,保定自然博物馆接待观众达到了130万人次,其中保定市域外游客占比达到了43.49%,覆盖全国各个省区市。保定自然博物馆打卡热也带动了保定市的旅游热,真正实现了“为一座博物馆奔赴一座城”。
在谈到未来如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消费需求时,王海轩说:“通过这次恐龙展,我们意识到人民群众对于展览内容的需求是多方位的,并不限于人文历史,观众对于自然科学、工业技术类的内容也非常感兴趣。未来,遇见博物馆将会陆续策划自然科学类的主题展览,以更加创新的方式展示文化、传播知识,为观众带来更多精彩的知识盛宴和文化体验。”